該分析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從對比三奧股份和捷成股份的供應商情況看,感覺“捷成股份是個解決方案提供商,而三奧股份更像一個系統集成商,但作為系統集成商的話,三奧股份的毛利率又太高了”。
據公開信息顯示,三奧股份2009-2011年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39.7%、31.03%、34.43%,“若單純是搞系統集成的話,那么上述毛利率就要打個對折,考慮到細分市場或細分行業,對折后也允許相應高一點”,上述分析師如是說。
面對三奧股份十分蹊蹺的供應商數據,上海某上市券商投行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從供應商的情況看,三奧股份大量向同業公司采購顯得不同尋常。“這里面或存在問題。”
該投行人士在仔細研讀了三奧股份的招股書后發現,其招股書第57頁表述三奧股份的主要產品和服務是 “提供從方案設計到數字媒體采集、制作、管理、傳播與互動運營管理等各種系統定制組合,以及向上游供應商采購基礎軟硬件產品,再到網絡架構、系統平臺搭建、調試、技術培訓及售后服務等一攬子解決方案及服務。”
該投行人士指出,按照三奧的說法,公司采購的應該是“基礎軟硬件產品”,然后通過系統集成做成符合下游客戶的產品。而不應該是采購同行業企業的完全可以直接針對最終客戶的產品。“由此可見,三奧股份更像是設備分銷商、代理商,而不是方案的解決商。”
該投行人士表示,三奧股份在招股書將自己說成是“方案解決商”,但實際上卻做著“分銷商”的工作。“這或存在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那就是招股書對經營模式的虛假表述。”
然而,隨著記者深入廣電客戶、競爭對手、合作伙伴等的調查,三奧股份招股書暴露的虛假陳述問題,還只是冰山一角。
按三奧股份在招股說明書中對自身所處行業的描述,這一行業的上下游供應鏈通常如上圖所示。然而令人費解的是,出現在三奧股份上游供應商名單中的企業,卻大多和它一樣,處于行業供應鏈中游。
推薦閱讀
中國光伏企業已到了危險時刻。昨日,美國投資機構Maxim Group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稱,在中國前十大太陽能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上,債務累計達到17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13.94億元),整個行業已接近破產邊緣。Maxim Group特>>>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20809/80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