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在互聯網時代做品牌,還是有很多機會的。互聯網的優勢擺在這里,在傳統的零售業里面做品牌,在某種程度上數據是個黑匣子,你賣多少個產品出去,誰在買你的產品是很難統計的,而電商時代則是相對比較容易的,我知道誰在重復購買,這樣就會對我進一步營銷、產品優化改善、重新整合資源會有很大的幫助。但做品牌一定是要耐得住寂寞的,需要時間來考驗,品牌是無法速成的
林偉:品牌相當于打漁的,電商是賣魚的,這絕對是兩種技能。
其實無論是做渠道還是品牌,首先要順勢而為。我個人認為,做品牌的機會更大一點。原因是今天整個中國電商運營商的格局已經形成了,所謂運營商就是京東、天貓、騰訊等,它們就是賣流量的,今天的天貓和京東等大平臺已經形成了馬太效應。為什么很多做渠道的會覺得比較累,原因就是今天獲取用戶的成本比以前高很多,所以今天做渠道這件事,相對而言要比做品牌難得多。
但是一旦運營商的格局形成以后,重要的就是內容。這個時候,品牌就相當于內容,因此會更有機會。
李樹斌:我不太相信有一天京東會變成一個用戶買什么東西都去的渠道。我還是覺得用戶在互聯網上,可能會有那么幾大類比較強的渠道,比如說數碼或者家電,會去京東、蘇寧;超市類的一號店之類的會比較強;而服裝類,也只會有一兩家比較強的渠道。不太可能一個渠道什么都很強。在美國,亞馬遜是綜合類比較強的,但是從第2名開始到第10名,每一家都是某個領域比較強的,亞馬遜也并沒有打敗它們,而只是在一些領域采取了收購的方式。
因此,到底現在做渠道還有沒有機會?我認為,大品類的機會不會太多了,因為資格賽已經比完了。如果再做一個數碼或者再做一個鞋類和圖書類的大渠道,這種機會幾乎已經沒有了。但是,小品類還是有很大機會的,比如玩具,不管是成人還是兒童都需要。此外,玩具還是一個特別適合社會化營銷的產品。因為玩具這個類目是能產生情感共鳴的東西,只有產生情感共鳴的東西,才更容易借助社會化營銷的手段推廣。所以我覺得只要有特色,不管是品牌還是渠道,在特色產品里面做最全的,即便是內容很少,也還是有很大機會的。
李冰:創業者現在做渠道還是品牌,后者的機會會更大一點,因為我覺得,在一些比較標準化的大品類上,競爭已經非常激烈了,如果沒有大的資金和供應鏈的優勢,再進入的話,機會會很小,而且在一些大的品類里面,已經有至少三四家在競爭。在自有品牌這一塊,尤其是在一些品牌集中度沒那么高的品類里面,機會還是很多的。像男士內衣和男襪包括家紡,我現在也不知道哪一個品牌好,哪一個品牌更適合我,因此我認為這些類目還是比較有機會的。
焦點三:全網營銷全網成交
之前的網絡品牌商之所以出問題,最大的原因是沒有按照品牌商的做法去做,結果做成了渠道商,為了追求規模和成長性,結果忽視了品牌的塑造和品牌溢價的能力。
目前創業做品牌方向應該是怎么做小,怎么樣把很小的市場做精做細。全網營銷是非常好的策略,品牌商不要介意在哪賣,只要能賣得出去。
王治全:我們在二次創業時選擇了做家居品牌,初期品類切入的時候是從床品和毛巾開始的。床品這個品類,整個中國一年產值是4000多億,其中兩千多億是出口,接近2000億是內銷,這個行業老大去年銷售額是26億左右。對比家電行業,這個行業根本沒有品牌,因為行業老大才占1%左右的份額。另外,床品這個品類是一個貌似非標的標準品,因為一般家里面的床也就是兩到三個尺寸,而且季節性也不是很強。
目前來看,電商的主流思想是做大,但我認為,目前創業做品牌方向應該是怎么做小,做小的概念就是怎么樣把很小的市場做得很精,做得很細,然后這個市場才可能逐漸變大。當然,市場的大和小不是絕對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星巴克。30年前的星巴克是一個只流行于美國舊金山灣區意大利后裔人愛喝的咖啡而已,現在已經風靡全球。電商品牌也一樣,如果今天動輒就想做大,我覺得很快會遇到困難。
林偉:今天我們利用電子商務做品牌,需要去關注的,一是你的品牌定位是什么,二是你的理念是什么,三是在這兩個前提下,你要配合相應比較正確的產品和價格。具體到家紡領域,機會不在于做時尚,而在于做基礎。因為我們不是時尚俱樂部的成員,時尚俱樂部成員只有國際大牌,我們的機會是做好基礎性的東西,但質量一定要好。所以,我覺得做品牌的一個核心問題就是,你的理念是什么,用戶到底需要什么。當你發現有很多品牌每年出大量花哨的款型,但我們消費時卻只會挑選幾個基本的產品,其實就是用戶真實的需求。
徐雷:之前的網絡品牌商之所以出了問題,最大的原因是沒有按照品牌商的做法去做,結果做成了渠道商。它們往往是為了追求規模和成長性,結果忽視了品牌的塑造和品牌的溢價的能力。
李冰:無論是品牌還是渠道,目前非常有效的方式是全網營銷。我們有一位講師,在淘寶上做精油品牌,線上基本上已經壟斷了精油這個品類,其銷量是第2名到第8名的總和。他愛玩游戲,他舉一個例子:如果一個玩網游的用戶,剛進入一個網游,會發現里面已經有很多的骨灰級的玩家了,自己天天打也打不過他們,但如果這個游戲開了一個新區,跑過去會發現那邊有更多的機會。因此,無論是垂直B2C還是品牌商,去其他的該類目不強的渠道去抓流量,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李樹斌:做品牌,還是需要長期堅持好自己的品牌,不斷積累自己的聲譽,爆發點可能在未來的10年。而做渠道的話,目前多大規模就是多大規模,不要再去刻意追求渠道規模了,還是要把自己的運營能力進行提升。誰能夠不虧錢,誰就能夠盡早地達到盈利點,從而在未來的競爭里面獲取最大的競爭優勢。在這方面,降低流量成本也是一個方式。目前來說,我們現在會在所有沒有鞋類的,或者是鞋類不強的平臺進行推廣,包括京東、淘寶、一號店等等我們都上了廣告,大約有15%左右的銷量來自于其他渠道。
徐雷:全網營銷是一個非常好的策略,品牌商不要介意在哪賣,只要能賣得出去就行。對渠道商來說,一半以上還是在自己的主站里面賣,其他的則可以盡可能地都賣,實現更多的合作。
推薦閱讀
8月13日消息,鴻海七月營收超市場預期。分析師預計第四季度,鴻海受惠蘋果iPhone 5開始量產出貨,本季營收增長約10%,今年營收將在第四季度創新高。 業內人士指出,雖然受到微軟Windows 8上市前購買力不足影響,但鴻>>>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電商創業:做渠道還是做品牌?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20817/81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