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這個圈子已經4年了,如果說找垂直B2C代表的話,樂淘是曾經排名很靠前的公司。但是不賺錢、甚至永遠不賺錢這條路肯定是錯的對不對?那我就擇第二條路。
我剛才說了網購既然是個趨勢,就有在網購市場上培育品牌的機會。我只能有這條路,不光是我,其他垂直B2C也只有這一條路可走,沒有第二條可走。繼續做垂直B2C就必死無疑,就是賠著自己的錢,替耐克、阿迪搬箱子。
做品牌需要把心態放長遠??其實互聯網品牌跟傳統品牌是一樣的,如果我去在東方廣場開店,大家就會認為我是傳統品牌。事實上我現在已經接到不下300個郵件,做傳統鞋類線下店的人要做我們代理商。
但我們不打算進軍線下,因為我不懂。??首先我的團隊都是做互聯網出身,沒有做線下零售店面管理的經驗,那個對我們來說更復雜,所以我不會想去做這個事情。但我在互聯網上賣,就只能是互聯網品牌嗎?不是。因為這個取決于我哪天進線下,如果哪天我有一個全面的團隊,而且代理商的需求越來越強烈,我當然就去做了。
做品牌非常非常難,一定把心態看長遠,首先需要具備一個財務基礎,就是它能賺錢。因為互聯網上的購買客單價的問題,在一定的規模下,我的自主品牌算下來也只有2%-3%凈利潤。但是相比垂直B2C、永遠是個負數要強得多。
我們轉型并不存在被迫與不被迫的問題,這是水到渠成的一個事。就好像你滑雪一樣,滑雪道很好滑,你嘩一下滑下來了,滑野雪呢?自己得找路吧,你前面有個大石頭,你要出去就撞死,你是不是得被迫轉彎,那被迫轉彎是錯的嗎?不轉彎的才出現麻煩呢。
我們的投資人也都是支持我的,年初我做了一筆3000萬美元的融資,那天我們一個董事說,垂直B2C網站CEO的資金存儲量排行榜,畢勝你肯定能排前三。這筆資金起碼讓我未來12個月到24個月沒有問題。而轉型以后成績也不錯,這5個品牌6月25號上線到現在不到一個半月,就有五百萬的收入。
我的心態一直很好,我照樣在微博上胡說八道。到這個年齡了,心態是一個決定你能不能做成一件事情的根基。如果你天天怨天尤人,以淚洗面那完了,你的團隊怎么看你?我們前兩天在懷拓展,我跟我們CTO還跳脫衣舞呢,他扮演鋼管。為什么不呢?本來創業不論做什么事情都很難。
我跟你這么說,除了我剛才說的兩三個大電商平臺,其他垂直B2C的員工會怎么想?大家會覺得這個行業越來越難很悲觀吧。我的員工不這么想,我的員工很開心,因為樂淘找到路了,就應該開心。對嗎?這樣還是兩種心態,一種是轉型找條路,一種是還沒找著呢,你覺得哪個會更好一點?
關于好樂買的現狀我不評論了,因為我們兩家的關系以前太微妙,但現在我可以把他當作合作伙伴。他要愿意賣我的鞋,我愿意授權給他。
保持市場成本占比在20%左右
現在樂淘5個品自主牌我還沒有分出優劣,這就是我的策略。推一個品牌容易出現問題,我就推五個,然后先均衡資源半年,然后看自然表現,然后優勝劣汰。同時我還會上新的品牌,通過這樣的優勝劣汰,手里一直保四五個品牌運營。
說起心情問題,現在定價權在我手里,心情能不好嗎?還有我的娛樂圈資源,定位職場女鞋的品牌恰恰,我們需要請明星做代言,那種美麗又干練的形象是誰?只有一個人就是徐靜蕾,恰巧她是我哥們。
現在樂淘運營的工作都是團隊在做,我主要是把握方向和節奏,太快或太慢我來調整。如何判斷太快或者太慢?我看數據。我們有一個強大的運營支持部門來做整個數據分析。每隔一小時,系統都會自動發郵件,把相關的數據告訴我,我來看變化。
判斷過快還是過慢的數據是就是市場成本占比。一個品牌公司市場成本占比在20%左右,這是我看到很多品牌成長過程的通用數字,如果你高于這個數字就是過快,供應鏈跟不上,低于這個數字是過慢,不利于品牌的發展。
我從來不參加任何電商聚會,我要工作,工作完照顧孩子,照顧完孩子我要鍛煉身體,還有其他投資、娛樂圈的事情要做。能夠讓我安心睡覺的,不是誰支持我,而是我的員工能夠有未來。外邊即使再多人支持我,公司死了有什么用?外邊不支持我,我的員工們有未來,我就會很開心。
推薦閱讀
北京時間8月1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全球最大團購網站Groupon當地時間周一發布了第二季度財報。財報顯示,Groupon凈利潤為2840萬美元,上年同期虧損1.074億美元。>>>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20817/81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