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產捐獻公益基金邊慈善邊避稅
2008年全球首富蓋茨的“裸捐”決定一度震撼了世人的心。580億美元財產全數捐給名下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一分一毫也無意留下。在中國,這是諸多人所難以理解的,父母辛苦一輩子,不就是為了孩子有個高起點,衣食無憂么?這一捐,不就是鏡花水月一場空了嗎?蓋茨成了活雷鋒?其實他們根本不需要留錢,《財富》雜志指,蓋茨三子女都有基金會照顧,這輩子衣食無憂。相反,如果蓋茨真的要把遺產給子女,聯邦政府會從中抽掉過半遺產稅,以確保啟蒙運動后“人人生而平等”的理念真實存在。在這個意義上,股神巴菲特早在2006年就表示要將80%的財產捐給慈善事業的決定,也沒有那么不好理解了。
除了捐贈這一模式之外,和推出新品一樣神秘的喬布斯的財產分配同樣很神秘。和生父素未謀面,與妹妹建立了親屬關系,和妻子育有3個子女,婚前又曾與前女友生下女兒,復雜的家庭關系無疑是分配高達83億美元財產的難題。細節不得而知,而其實喬布斯和妻子早已將3處房產以生前信托方式交給不同信托機構保管,不僅能在委托人去世時將房產稅降至最低,又能避免財產遺囑被公開。喬幫主不僅是IT高手,也是避稅巧手。
當然,一方面西方法律對于財產分配的制約性強于東方,遺產稅讓富豪們瀟灑不起來,另一方面,必須承認的是,慈善與公益觀念在西方也更深入人心,且西方個體觀念強于東方,更強調個人奮斗,因此我們沒理由懷疑巴菲特和蓋茨裸捐時除了避稅外的重要意義。“在這個每個人都渴望成為精英的社會里,百萬家產將使這一競爭變得不公平,我們應該努力保持機會平等。”但是不代表每一個富豪都有巴菲特相同的理念,相形之下,大多亞洲國家在分配財產時比較“自私自利”。這就更凸顯出李嘉誠此次分產頗為外人所稱道的原因———其恪守了自己的承諾,將財產的三分之一捐獻成立“李嘉誠慈善基金”,這“第三個兒子”由兩個兒子共同管理,規模早已超越超人早先定下的目標。
點評
家族繼承利弊之辯
正略鈞策管理咨詢合伙人祖太明:亞洲公司治理文化的主流仍體現著中國傳統社會中數千年的“家天下”價值觀,“上陣父子兵”的模式在中、韓、日等都比較多見。而亞洲企業在經營中與政府、金融等多方利益相關者有著錯綜復雜的關系,夾雜著濃厚的個人因素,與家族首腦個人密不可分,這些資源并非簡單的C E O換屆能夠完成交接,所以從企業傳承的角度看,也需要子承父業,以保證企業持續發展。但即便在亞洲,中日韓的財產繼承也有區別,日本的家族企業更趨理性,在繼承過程中,財產的所有權和企業的經營權已并非密不可分,松下家族就已逐步退出經營,而豐田的第四代長孫則仍掌控著企業,這些都是績效導向的結果。而在國內,“霸王硬上弓、強行上位”的情況還較為多見。
家族企業能否順利發展,一個健康的董事會至關重要,長子可以繼承股權,但董事會的職務則要靠自己的努力去爭取。有能力,才有權力。核心的問題不在于如何將財產在不同的子女間分配,而是通過所有權和經營權的逐步分離、完善治理結構來解決。與其守著一畝三分地不放、不如共同做大蛋糕。如果家族首腦將家族企業的持續發展作為終極使命,則首先要解決的是觀念問題,先解決繼承人的能力,有能力才能控制,否則唯親舉措將使得企業想要世代相傳卻難以世代相傳,人為因素過大、個人利益高過企業利益,造成內部人心渙散。
推薦閱讀
“肩挑六公司”獨董 還剩兩人 “身兼6家公司獨立董事,錢拿得過來,事管得過來嗎?”面對網友的質疑,A股“最牛獨董”——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會計系副主任徐經長選擇暫避風頭,從多家上市公司中抽身而退。但事實上,>>>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股權、現金、慈善 李超人三分家產把控有道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22/20120606/66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