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明白,這是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
破局
那么是否O2O電商模式不適合國內環境呢?筆者并不這樣認為。在否定之前,還是不要被一些旁枝末節所干擾,要抓住事物的本質。
移動支付的進展
O2O是線上支付,線下消費。但這樣就會造成一個問題,我對某件O2O商品感興趣,如餐券,我無法預定未來幾天后的某一天,我一定會去某地請朋友吃飯。這就限制了這種“服務商品“的可用性;如果我改為及時消費,或者說現場消費;那么就需要在當地能夠給O2O電商支付,而不是用商家的POS機。這就需要”移動支付“!
移動支付是限制移動電商(包括實物+O2O電商)發展的一個重要環節。
6月8日,廣東移動與快付通合作;6月中旬,中國移動與中國銀聯合作,簽訂協議,共同發展移動支付市場。
三年前,工信部發文限制了中國移動對支付業務的邊界,把移動排除在外。所以廣東移動的合作意義并非僅限于廣東,而向外界傳遞一個信號,政策可能會松動。果不其然,僅過了一周多的時間,中國移動和中國銀聯這兩個巨頭,就坐下來簽約了。簽約意味著某種妥協,是博弈的結果。
無論如何,這一舉措無疑對移動支付市場帶來非常積極的意義。將催化市場的成熟,大大縮短移動支付的進程。
有了移動支付,自然也就可以改變原有的消費流程。改在PC上完成支付,而不確定哪天能去消費;成為到了附近,打開APP客戶端查看附近的餐飲娛樂信息,選擇合適的“商品“去購買,支付,消費。一切動作都可以在手機端現場完成。我將其稱為”On site“行為。這就大大提高了O2O電商的可用度。
畢竟,O2O電商與團購不同,不會對合作商家在某一時間帶來突發似的客流量,無需預約。即便將來用戶量上來了,還可以有別的解決辦法。
總而言之,移動支付的進展會對O2O市場帶來了新的模式,新的流程,新的變數。
個性化服務以及用戶體驗
現在的O2O電商,多類似實物電商。在運營方面遠未到精細化運營,運營水平不高。
如果你把O2O電商簡單等同于一般的LBS服務的話,那就太淺薄了。O2O電商既具有互聯網實物電商的某些特征,又具有移動互聯網碎片化等的一些表征。
眾所周知,O2O電商目前面臨最大的困局就在單位面積內,使用服務的用戶數過少。用戶少,商戶就沒有積極性加入;商戶沒有積極性,用戶就更沒有興趣使用這一服務,因為沒有可用性,可選商品(包括服務商品)太少。
這就是現狀。但并非無解,是O2O電商對O2O的實質并未深入研究。你真的了解你的用戶嗎?你在為誰服務?他們最需要什么?
其實上面的問題,在你的CRM數據庫里都應該有跡可循!
所謂O2O,即線上、線下。用戶的使用習慣雖然不同,但都在O2O上表現得淋漓盡致。線上,有商品的瀏覽,收場,訂購;線下,有商品的預定兌現,消費。
一個O2O電商的用戶包括這樣兩部分數據,一部分是靜態的,也就是我們CRM數據庫中已有的一些“線上”貢獻的喜好數據;另一部分是動態的,就是我們沒有,但最終用戶不斷實時貢獻的“線下”行為數據。

圖1、靜態信息+動態信息
這個行為天謝地了;昆侖飯點訂座的電話都接不過來,還要傭金?做夢呢?
那么看中端人群?本來應該算是很好的目標群體,但不幸的是,國內的社會化結構不似美國等發達國家,沒有形成紡錘形結構。沒有足夠的目標群體等著你去服務。當然不是不能去服務,但你要真的清楚那部分所謂的“小資”人群需要什么?
國內真正大的群體是在底端,是很多人都都忽略不計的金字塔底端。
有數據顯示,無線互聯網五大付費人群:農民、軍人、學生、服務人員、工廠工人。這就是事實!這也是UC、趕集為什么能在中低端機上成功,能擁有那么大量的群體!即便是今天,UC仍然是O2O電商導流最多,轉化最多的入口之一!
生活服務類市場,具有很明確的需求,卻無人問津。那些每天掙扎在高額房租壓力下的小區便利店,如果能有人幫他們帶來更多的生意,即便免費送貨又如何呢?
09年,某省聯通就跟一家O2O電商(沒那么洋,實現方式極為簡單,但實用)為當地的小區便利店提供類似服務,面向小區的用戶提供免費送貨服務。商品可以通過傳單發放給小區的住戶,住戶需要的時候,可以按照傳單上寫的商品編號,發個短信就OK了。便利店的店員收到短信后,打電話確認,送貨。貨到付款!簡單而實用。
增值服務,也是服務。是服務就要讓盡可能多的人來用,不是為了滿足我們自身沉醉技術的欲望。
這些小便利店,平均比沒有用該業務的小便利店,業務提高一倍!
這就是效果!科技使人進步。
O2O電商還一個突破口是垂直行業,與行業深度集成,找出必然的需求。比方說酒店訂房,基于位置的訂房。還是類似On site模式,即時訂房,即時消費。即便國內用戶多數喜歡事先預定酒店,但依然有30-50%的用戶差旅需求是突發的,無法事先安排;而這部分用戶群體,又屬于經常出差的群體。所以,場景的推薦對他們非常適用。也是未來的一個增長點。

圖2、基于LBS的訂房
社交媒體的力量
移動互聯網的最大特點,是靈活機動,隨時隨地;而目前最為成功的一個應用,是社交媒體,如新浪微博。
社交媒體跟O2O電商的結合有諸多優點。
一是對用戶喜好的了解。社交媒體有著用戶相對比較全面的興趣圖譜,根據這些圖譜,我們就知道了用戶的喜好,可以依據這些喜好為其推薦相關的商品。
二是用戶關系,當我們知道了有兩個已知關系的人在同一個區域內活動,那么就可以上升到場景級的推薦,可以理解成為,他們要一起活動?(可能,有一定概率);如果這時,他們在查詢類似的商品或項目,那么這種可能性更加提高!我們不但可以為他們推薦類似的商品,而且可以提醒,附近的他她也在查詢類似的條目,是否要一起活動呢?這樣一方面可以增加活動的樂趣,而且可以將服務更加社會化!
推薦閱讀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博UDC,作者為@沈勇有夢想 。作者從2004年偶然接觸用戶研究起,一直專注于互聯網的用戶體驗。 而今作者以同事和同行的身份,希望和大家分享一些平時的個人思考。各位在進行用戶研究時,其核心>>>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b>移動互聯中的O2O:社交媒體帶來的優勢</b>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22/20120716/76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