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回頭來看,還是制度體制的因素。”前卓望人士說,“比如體系內做的話,還是按照招標走流程的運營商思維。”另外,由于KPI文化的存在,數據業務的考核被寫入到KPI的指標當中。一方面讓地方發展移動互聯網業務的積極性大增,另一方面導致亂象也開始出現。
“王建宙的風格傾向于戰略布局、制定方向,對下面的具體事務,放權比較多。”內部人士評價說。地方大員手握重權,又缺乏有效的制衡,于是出現了SP/CP公司對體制內的腐敗。
王建宙在任后期,中移動“大象快跑”背后問題也開始逐漸顯現。特別是伴隨監管部門出于競爭考慮的有意平衡,“電信重組”、“3G發牌”等行業政策的大變化都有“制約”中移動之意。
中移動一家獨大的局面無疑正在受到挑戰,從2009年開始,中移動無論是在營業額還是凈利潤上,增長幅度都已經跌落10%以下。
守業時代?
“政策等外部環境的影響確實對中移動的增長造成了阻礙,競爭對手的發展速度明顯加快。”電信分析師付亮告訴記者,但他認為移動并沒有走下坡路,而是由高速增長期變成穩步發展。
3月22日,就在中移動宣布王建宙退任當天,它的競爭對手中國聯通(6000503.HK)發布2011年業績報告,聯通在2011年的收入達到了2091.5億元,同比增長22.2%,增速居行業首位。
事實上,在外部環境大變的情況下,中移動以前一路高歌猛進大發展的條件已經不復存在。最具優勢的2G用戶趨于飽和,中移動TD-SCDMA的產業鏈落后于其他競爭對手的3G制式,4G的TD-LTE又方興未艾,政府仍未放松對中移動的非對稱管制。
所以在一位內部人士看來,現任總經理李躍的風格或許更適合現在移動所面臨的環境。王建宙卸任之后,董事長兼黨組書記奚國華、總經理兼上市公司CEO李躍稱為中移動的領導核心。
事實上,在王建宙逐步退居后臺的過程中,李躍已經開始了對中移動的一系列調整。這項被業內人稱為“李躍新政”的改革開始讓中移動傾向于更加低調、務實。
在移動內部員工眼中,李躍升任總經理之后,做的第一項工作就是“收權”。
特別是在數據業務方面,李躍把與卓望的合作模式由“收入分成”改為固定勞務費的“外包”。另外,加碼中移動自有的九大業務基地,把飛信、12580等業務收為基地直接接管。
在TD-LTE的發展上,李躍也更加務實。一方面繼續推動之前王建宙在國際化方面的合作,推動TDD與FDD的融合。另一方面,積極尋求和地方政府在“無線城市”方面的合作。
而接替王建宙董事長職務的奚國華,曾任工信部副部長。內部人士稱,奚國華的風格也頗為“強勢”,對發展移動互聯網,推動中移動“GSM、TD-SCDMA、TD-LTE與WLAN的四網融合”等方面有清晰的戰略。
無論如何,中移動目前仍是全球最大的運營商,但競爭對手們正在通過3G的發展迎頭趕上。如果說“大象快跑”是王建宙任期的最好形容,那么“大象”調整步伐之后,如何保持穩步的增長,“守住”中移動業已建立的行業優勢地位,這將是繼任者需要交出的答卷。
推薦閱讀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3月24日早間消息,互聯網之父、谷歌副總裁溫特瑟夫(Vint Cerf)周五表示,谷歌可能無法一直維持其頂級搜索巨頭地位,未來可能會被擁有更好技術的企業超越。 瑟夫表示,谷歌被很多人認為是互聯網搜>>>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王建宙離任:那些未了的理想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43/20120324/44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