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加盟商表示,其實“萬家購物”上的不少商品實際價格比普通商店的價格要高不少,為了提高效率,干脆就舍棄了購物的環節,直接繳納16%的“傭金”。這樣一來,所謂的“返利銷售”名存實亡,變成了以“搶會員”為目的的虛假銷售,這與非法傳銷中的“拉人頭”行為有何區別?
【說法】
太平洋直購、萬家購物
均涉違規“消費返利”
事實上,金華市相關部門也發現了“萬家購物”模式存在巨大的風險性。針對這一模式的風險,金華市有關部門曾多次發出消費警示,并對“萬家購物”有關虛假宣傳、超范圍經營、不正當競爭等違法經營行為進行持續調查整改工作。而在今年的5月25日,相關部門緊急叫停了“萬家購物”的“一元返利”模式。
由中國反傳銷志愿者聯盟調查并撰寫的《2012中國消費返利模式調查報告》顯示:目前以“消費返利”為經營方式的企業組織已經達到2000多家,消費多少全額返還的企業也已經達到近1000家。截止到目前,消費返利經營模式的總金額達到近10000億元,其中以消費返利為名義的掛羊頭賣狗肉的傳銷組織涉案金額約為2000億元,被投機炒作而導致市場混亂(演變成金融傳銷)的消費返利經營模式的涉案金額約為8000億元,而理性的消費返利經營模式的金額不足百億元。參與到消費返利經營模式中的代理商、商家會員、消費者會員人數,已經超過3000多萬。
據中國反傳銷志愿者聯盟負責人凌云介紹,“我們在調查中發現在涉及違規‘消費返利’的企業中,‘太平洋直購’和‘萬家購物’是兩類典型的代表。”
以“太平洋直購”為代表的“收取入門費、發展下線、團隊計酬”模式,要求代理商繳納“保證金”,并通過發展渠道商,瓜分“保證金”獲取報酬;有的通過網站后臺,會員自由充值,然后按照數倍進行分期返還;有的在推廣和發展過程中,誘導鼓勵會員拋棄消費,進行投資行為獲取報酬。
以“萬家購物”為代表的“不收取入門費、團隊計酬、發展下線”模式,雖然不要求會員繳納入門費,招募代理商也不需要繳納費用,但這類公司提出的理念因為有較大誘惑力,被大量投機者演變成“投資返利”,已經背離了“消費返利”的本質,大量假消費、真投資的行為出現,致使這種模式混亂并變異成金融游戲,而且這類模式發展速度極快。凌云表示,“萬家購物”這類模式,目前全國已經有“百分百返利”、“燒餅”、“返本一百”等近1000家公司模仿者,不過“萬家購物”無疑是先行者和規模最大的。
“目前‘萬家購物’的區域代理商、金牌代理商和金牌代理都存在以推銷商品或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發展加盟商和會員,從下屬各階層的消費額累加計酬,按照《刑法修正案(七)》第4條之規定,該行為涉嫌組織或參加傳銷,警方將依法予以刑事追究或行政處罰。”金華市相關負責人接受早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VIP會員存在為傳銷行為提供便利條件,參與網絡傳銷活動,將依法予以行政處罰。同時對加盟商、誠信商家等采用虛假交易等欺騙方法,騙取錢財的,將根據《刑法》第266條,依法追求法律責任。
推薦閱讀
圖為:網商李先生電腦里密密麻麻的理賠記錄 十幾個賣家綁定同一手機號 一個小小的疏忽,讓市民李先生嘗到淘寶天貓“規則”的厲害:一個月被扣款16萬余元進行賠付。 這一個月的時間里,李先生忙于搬遷辦公地點,疏于上>>>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浙江“萬家購物”涉傳銷47人落網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2b/20120617/68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