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 淘寶商城宣布更改中文名為天貓,加強其平臺的定位。
●2012年2月 阿里巴巴突然宣布選擇私有化退市。
●2012年7月 阿里集團六大子公司將變身為七大事業群。
■ 馬云郵件摘要
B2B公司退市已有月余,感謝大家的信任和努力,各項整合準備工作進展順利。大家知道,退市不是我們的目的,我們真正想做的是——能夠在今天和未來的嚴峻經濟形勢下,通過完善自我,更好地幫助小企業渡過生存,成長難關,同時讓更多的消費者受益于互聯網時代的豐富生活。
為此,我們需要加速推進One Company的目標,把阿里巴巴的中小企業和淘寶市場體系有效地結合,實現真正的開放、協同和分享機制。進一步完善阿里集團大市場的內部生態系統,建立合理的組織機制保障,以全面提升集團對企業用戶和消費者的服務能力,并最終促進一個開放、協同、繁榮的電子商務生態系統。
集團決定,調整淘寶,一淘,天貓,聚劃算,阿里國際業務(ICBU),阿里小企業業務(CBU)和阿里云為事業群(呵呵七劍),并由這七個事業群組成集團CBBS(CBBS:Consumer to Business to Business to Service partners)市場體系。
■ 背景知識
事業部制源于美國
所謂事業部制,是指在一個企業內對具有獨立產品市場或地區市場并擁有獨立利益和責任的部門實行分權化管理的一種組織結構形式。
事業部制是一個舶來品。最早起源于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由于合并收買了許多小公司,通用企業規模急劇擴大,產品種類和經營項目增多,而內部管理卻很難理順,通用汽車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斯隆以事業部制的形式于1924年完成了對原有組織的改組。
由于在市場反應、提高生產率和經濟效益等方面具有顯著優點,事業部制隨后被很多大企業采用。比如GE、松下、海爾、美的、富士康等。
不過,事業部制也并非十全十美。這些采用了事業部制的企業在之后都或多或少對其進行了調整。
以最為經典的通用電氣GE公司為例,由于經營多樣化,品種規格繁雜,GE在上世紀50年代初采用了事業部制,當時,整個公司一共分為20個事業部。每個事業部各自獨立經營,單獨核算。
但到了1967年GE事業部制膨脹到50多個,使得組織的協調成本加大。于是從1971年開始,GE在最高領導和事業部之間設立了5個“超事業部”(執行部),統轄協調所屬事業部活動,由副總經理負責。事業部日常事務決策,向執行部報告,以加強協調。1978年1月這種體制正式確立,其后一些大企業也相繼采用類似結構。
采用事業部制近三十年的富士通在2006年則取消了事業部制,將38家中國分公司整合。原因是這一制度限制了中國市場的獨立發展,是導致中國等海外市場收入微薄的主要原因。
推薦閱讀
速途網訊 2012年7月21日,北京、天津等地遭遇了數十年一遇的強降雨天氣,各地城區平均雨量達到200毫米。暴雨導致人們出行購物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北京等地各大主流商城和集貿中心提前歇業。 為了應對降雨造成的路邊>>>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馬云調整阿里集團架構或因“聚劃算事件”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2b/20120724/77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