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底以來,中國概念股被屢屢做空,其中不乏新東方、奇虎360、分眾傳媒等知名優質企業,而每每獵殺一家中國上市公司,其背后都充斥著做空產業鏈對利益的瘋狂追逐。
在巨額利潤的誘惑下,做空者從上市公司的天然監督者,變成為不擇手段的逐利者,中概股儼然已成為做空者眼中的誘人獵物,甚至是不少對沖基金公司盈利的主要途徑。但是被獵殺的中概股公司卻基本保持了沉默,在做空機構的打擊下,很多中概股公司不是被迫退市就是走到了倒閉的邊緣。
希爾威董事長馮銳覺得中概股公司之所以在做空機構面前表現的如此軟弱,一方面是因為不熟悉中美之間國際訴訟的流程;其次,要進行這種國際訴訟,動輒要花費幾百萬美元的龐大費用,另外,還有些國際做空機構本身就是隱瞞身份,不進行詳細的調查是很難找到其真實的身份,例如希爾威到目前為止,都還沒有查出來做空的另外一家機構的真實身份,也就無從對其進行訴訟。
業界認為,進入2012年這股危機還在延續,中國企業不能掉以輕心,要做好準備隨時應對做空的危機。
增強透明度
中期研究院首席宏觀策略分析師付鵬覺得,從長遠角度看,中國企業應該首先加強修煉內功。一方面提高公司整個治理結構的規范和企業的透明度;另外企業應該加強和海外財務制度的對接,同時加強對投資人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使海外投資人逐步了解中國企業的經營模式。“同時也要保護好對方的利益,尤其是解決好重拾信心的問題,這個非常重要。”付鵬強調。
付鵬介紹說,這次中國概念股危機中,有很多中國公司并不存在真正嚴重的問題,但由于很多信息沒有披露,被做空者利用。
公司內部應建立嚴格的信息披露制度,確保披露信息的正確、完整、合理。就像曾成功反擊渾水公司的展訊通信CEO李力游說的那樣,“展訊公司的內部控制體系及管理框架均是按照美國法律所要求的模式構建。不存在虛假的問題,我們的賬目都是透明的。公司處在健康的發展軌道,不怕任何質疑。”
特(中國)財務集團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張志浩建議,每一個中概股企業都應有一份危機公關備案,這份備案應包括財經公關、投資者關系。這就意味著平時要建立起應對機制,以避免危機出現以后措手不及;其次,出現類似問題時,公司必須非常有誠意地去和投資者進行溝通。
邀請第三方協助
事實上,渾水、香櫞這類機構從來沒有針對報告所含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作出任何承諾,而且也從沒對外公布其公司的地址和股東信息,甚至也沒有任何報告撰寫作者的信息。
目前希爾威、德爾電器等遭到做空的中國上市公司已向美國紐約州高等法院遞交起訴書,希爾威同時還向美國聯邦調查局、加拿大皇家騎警、美國證監會、美國證券交易監管協會、加拿大BC省證監會以及中國有關執法機構報案并獲得立案。根據美國法律,一旦查證存在內幕交易,涉案人員將承擔刑事責任。
在遞交起訴書前,希爾威聘請了畢馬威進行了詳細的財務和法務審計,這個過程及其復雜和嚴格,花費250萬美元,審計的結果與財務數據相差不到1000美元,證明公司的財務是真實可信的;此外,公司又請了很多專業技術人員,對公司的礦山地質情況進行了詳細的評估,用專業的報告回應了做空報告中的那些質疑。
2011年底,希爾威遭做空案在中國境內已經取得突破性進展,Alfred Little兩名調查員在境內被警方扣留調查。
而擁有良好業績的奇虎360、分眾傳媒等也已成功擊退做空者的攻擊,股價基本回到做空前的價格。對于擁有良好業績的公司而言,被國際做空機構做空,除了在法律程序上積極的應對,搜集足夠的資料予以還擊,進行必要的訴訟外,輿論影響也很重要,例如奇虎360等公司就比較積極地借助媒體澄清做空機構的質疑,得到了媒體輿論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住了投資人的信心,使得股價在短期內就得以回升,此后做空機構的多輪質疑報告的影響力日漸式微,基本對股價很難再造成影響。
相信中國企業一系列的絕地反擊和追蹤揭露,將給予做空者有力的還擊,使做空中概股的浪潮漸漸退去。
推薦閱讀
文/張清 提示:購買水貨手機沒有質量保障,請謹慎選擇! [四川行情]索尼LT26i作為索尼移動推出的第一款手機產品,這款手機是賺足了消費者的眼球。索尼移動通信的前身是索尼愛立信,2012年2月,索尼公司完全收購索尼愛>>>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中概股反擊做空產業鏈:幾經交手不再沉默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331/47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