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我們聚焦的其實是年輕人的市場,要瞄準這些市場的話,我們的品牌推廣也必須能夠使用他們日常使用的媒介,包括你提到的互動性的社交媒體,而不是傳統的大眾媒體。對我們推廣來說,也是有很大的不同,我們以前所接受的培訓,就是說要把關鍵信息梳理出來,并且是可控的,通過大眾媒體輸送出去。現在,隨著社交媒體的發達,我們的市場手段也是要變化,我們不再有以前的掌控力了,現在所要做的是跟消費者有互動,進行對話,而且要準備有趣的對話內容才能抓住他們。同時,你也要充分準備,在互動的過程中,我們會說什么,對方會說什么,我們要怎么回應。所以,我們要做的解決要關注消費者的需求,不是說我們自己有什么,而是你們需要什么,關注他們各方面的需求,對環境也好,對功能也好,對娛樂性也好。所以,我認為在這樣一個背景下企業就會變得更加坦誠,因為你必須要準備好跟消費者互動。現在隨著SNS的發展,我們的溝通環境也發生了變化,這個變化很令人興奮,同時也令人擔心,因為不再可掌控了,我們的策略有時候會成功,有時候也會失敗,無從預知。去年的跟《變形金剛3》的合作,非常成功,美國的電影公司把我們設計的電腦變身成一個小機器人,叫小諸葛。我們很幸運地這個合作非常成功。就因為這個跨界的電影營銷是一個成功的案例,也引發了人們在SNS上對聯想品牌的討論,這對我們來說是非常有益的。非常有趣的是,我們跟《變3》的合作,其實是從中國這邊開始合作的,但是在全球都發生了非常正面的影響。實際上,這個合作是中國團隊找到這么一個契機跟電影方合作的,幸運的是《變3》在全球范圍內都有非常影響力的電影,所以也幫助我們掀起了推廣的狂潮。所以,事業變成了全球性的,不只是在中國,在印度,在海外其他國家,這個電影也被追捧,我們的品牌也隨之得到了強化。而且,幸運的是,全球的年輕人都有很大的共性,他們喜歡看一類電影,聽相同的音樂,所以對我們來說是有好處的。
問:聯想以前給我們的感覺是一個銷售的企業,這兩年在品牌推廣方面做出了很多的事情讓我們很欣喜。
我們觀察到現在宏基也好,還是惠普,都在品牌傳播方面開始發力三四線市場,聯想如何發揮三四線優勢?還是完全交給當地的經銷商推廣?另外一個問題,我們知道個人精力、企業精力都是有限的,您是如何深度管理B2B和B2C這兩方面的品牌傳播的?
David Roman:首先,我們在國內也是堅決執行雙拳策略的,對1—3級市場,或者3—6級市場都有相應的策略。我可以肯定地告訴你,我們雖然會跟經銷商一起合作做推廣,但是聯想也會有直投的品牌推廣行為。另外,因為我主要是負責國際那邊的品牌推廣,如果你感興趣的話,我會把您的問題轉達給中國區的CMO,給您做更詳細的闡述。
您也提到個人、企業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所以我們會聚焦�,F在聯想有不同品類的產品,我們會把主要火力集中在品牌建設,而不是專門做產品的推廣。以前我們可能對消費和商用各不同的推廣策略,現在隨著消費化的趨勢,我們以后的趨向會在推廣上更加消費化,面向個人消費者。雖然我們在商用、大客戶、消費上,不同的業務還是會有不同的品牌戰役,但是最大的投入應該是在消費這邊。而且我們也觀察到行業內的公司也都在這樣做。
問:第一,現在有一種說法,性能引領產業潮流的時代一去不返了,您是否認同這個觀點?第二,關于營銷的問題,在中國聯想是電腦的代名詞,這對于聯想推出包括手機、平板電腦這些新型的移動互聯網終端,會不會在推廣和營銷方面有一些阻力?
David Roman:對于科技來說,性能肯定是至關重要的,尤其是一些奇客這些人群,他們非常關注性能。但是我認為更重要的是科技的體驗,性能的體驗,而不是性能本身。所以,作為聯想這樣的科技企業,我們的責任是利用我們的性能來創造更好的用戶體驗,從用戶界面也好,從功能性也好,為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過程,而不是僅僅關注性能本身。所以,我們的研發的重心也是聚焦在用戶體驗上,而不是單純地說它的運轉更快等偏性能的方面。
首先,我認為在國內我們被大家普遍認為是PC的品牌,我并不認為這一點是劣勢。這也是為什么我們現在大談PC+,我們非常堅信我們能夠利用在PC這一塊的優勢,包括產品的可靠性,我們的服務,我們和代理商和其他上下游廠商一起構建生態系統,這些優勢都可以擴展到PC以外的其他領域里面。作為中國最大的PC廠商,我們是有很多優勢的,首先是我們跟合作伙伴關系非常好,我們的合作伙伴網絡是非常發達的。
問:我們看到現在聯想已經從第四到第二了,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會到第一位。從營銷的策略上會不會做一些調整?我們知道比賽會有一個領跑和跟跑,會不會針對性地做一些調整?第二,看到您在惠普、蘋果有很多的營銷經驗。到了聯想以后,有沒有關注到聯想在營銷策略方面有亟待改善的地方,您有沒有給出一些變革調整?
David Roman:我很贊同你的觀點,就是領跑者和跟跑者的角色以及策略可能會有不同,但是我不認為變化會很大。我們關注的不只是業務的擴張和市場份額的增長,我們可能會一直持續建設我們的品牌。昨天您可能也聽到了元慶的講話,他也提到我們不會因為市場份額的增長而沾沾自喜,裹足不前,更重要的是我們的態度。最重要的是我們的態度,我們有一直向上向前的驅動力,不為因為得到第一就會停止,而是要持續不停地進步。
另外,要定義第一名,這其實是很難的,現在產品品類那么多市場那么細分,這兒第一,那兒未必第一,一直做第一,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這是一個持續演變著的。所以,我們關注的并不是要打贏競爭對手,要成為市場份額第一。我們所關注的是成為一個強大的科技企業,能夠把我們的企業價值、企業的理念傳遞給消費者。我們和行業內其他的企業一樣,正在經歷的變化,就是從一個科技企業變成一個消費化的品牌。我們需要關注的是怎么建設我們的消費化品牌,使我們能夠和其他的品牌區隔。所以我們要做的其實是一個簡化,我們要簡化公眾對我們的認識。所以,我們CEO元慶的任務也就是怎么使這么一個龐大復雜細分化的聯想,在外界看來是有統一的品牌認識和理解的。我們的目標就是聚焦在一些重要的事情上,同時又把這幾個重要的事情放大。
推薦閱讀
移動微觀察嘉賓精彩觀點(騰訊科技配圖) 騰訊科技訊 (舒拉)4月12日消息,北京時間4月10日FacebookCEO扎克伯格在其Facebook個人主頁上宣布,公司將斥資10億美元收購圖片共享服務商Instagram,這一舉動引起熱議。騰>>>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412/50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