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你的雙手反接工具盤點
有時外出沒帶微距,權宜的辦法就是將鏡頭反接(臨時解決辦法),通過反接可以將鏡頭設法卡在機身上達到微距的效果,這也是一種廉價的微距放法,使用上稍微麻煩些,而且效果一比不上真正的微距鏡頭,但是窮有窮得玩法,市面上也出現了很多關于反接鏡頭的工具,也是很好玩的。
近攝皮腔
近攝皮腔或延伸管讓鏡片與軟片距離拉長,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可以縮短,使得微距放大率提高。它不會改變光圈值,但因為延長了鏡頭,光線會減弱。延伸管或皮腔中一般并無鏡片,對畫質影響有限。近來,又把這一方法“移植”到近攝皮腔上,取得了更好的效果,最大放大倍率可達10.2倍,放大倍率連續可調5.1-10.2倍,減少了因更換組合近攝接圈的麻煩。尤其值得已經擁有近攝皮腔的影友改制使用。而不要另購接圈來制作。
近攝皮腔
近攝接圈
近攝接圈是機身內部為黑色的筒狀近攝附件,多由金屬制成。使用時象安裝增距鏡一樣附加在機身與鏡頭之間,近攝原理與皮腔完全相同。通常膠片機經常使用的接圈分為7mm(1號)、14mm(2號)和25mm(3號)三種,它們可以單獨使用或組合使用,并能夠組成七種不同長度,如:三只接圈組合,用于50mm標準鏡頭上的像物比例為1:1. 如果把圈都加上得貼著被攝物體拍,所以一般只用了兩頭的接口,中間的三個1、2、3號接圈沒用。拍攝時離被攝物體大約15CM,如果三個接圈全加上,拍攝時離被攝物體大約4 ~ 5CM的樣子。近攝接圈本身沒有什么技術含量,正確使用不會對相機及鏡頭產程傷害;因為接圈接口上沒有電子觸點,所以對焦比較麻煩,相機及鏡頭須調到全手動模式(撥盤放M檔),光圈盡量調大,靠手動調節光圈和焦距,由于景深極短,得靠身體前后移動得到清晰圖像。
近攝接圈
近攝鏡
近攝鏡是一種類似于濾光鏡的近攝附件,用其單獨觀察景物便如同一只放大鏡,它的正面凸起,用于影像放大,而背面卻微微凹進,以便一定程度地減少像場彎曲。如果在標準鏡頭前附加一枚近攝鏡,其焦距就會立刻發生變化。通常近攝鏡按屈光度標定,如:+1、+2、+3等等。屈光度越大,放大倍率也就越高,焦距也就越短。放大率越大,所拍物體成像越大,比如拍一個郵票,普通鏡頭在最近拍攝距離內的成像可能只有5mm(相對于35mm膠片),而用1:1放大率的近攝鏡來拍,可以達到原物大小。1:2的成像能達到原物的一半大。
近攝鏡
倒接環
倒接環一般用于微距攝影。倒接環一般由螺口端和卡口端組成,用來倒接鏡頭(即鏡頭前端接相機)。由于微距鏡頭復雜昂貴,于是有人想出倒接鏡頭的方法來獲取微距效果。而此種方式因為效果良好,廉價方便,現在很多人采取倒接方式拍攝微距照片。倒接環一般有很多種規格,根據不同的鏡頭口徑,有適合不同口徑的倒接環,比如67mm尼康專用倒接環適合倒接尼克爾67口徑的鏡頭。購買時需要分清口徑和卡口型號。
倒接環
市面上的反接工具還包括很多種,這些工具攝影器材城或者網上都可以輕松的買到,喜歡微距的朋友不妨試試這些工具,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樂趣呢。
·廣角/長焦誰才是放大倍率之王
然后我們來說說反接,反接是一種非常簡單實現高規格放大倍率的方法,你只需要用一枚50mm的標準鏡頭,配合一個最便宜只有10塊錢的接環就可以拍攝出非常優秀的微距照片,不過這天底下自然不可能有這種白來的好事,反接也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
圖片來源于互聯網 反接+接環可以實現極高的放大倍率
首先反接的鏡頭后部完全暴露在外邊,如果落灰清理起來十分不便。反接鏡頭沒有光圈聯動機構,需要用戶手動調整光圈(如果沒有光圈環就完蛋了),反接的鏡頭由于鏡組倒置所以不具備對焦能力(如果是變焦鏡頭可以拿變焦環當對焦環用),反接鏡頭由于放大倍率過大景深控制十分有難度,但是10塊錢就可以拍攝出非常優秀的微距照片你還圖什么呢?
推薦閱讀
施建 深圳報道 一艘巨輪,揚帆起航,駛向藍色的海洋。 4月23日,中興通訊(微博)(000063:SZ,0763:HK)在深圳舉行第八屆全球分析師大會。在來自全球各地的頂尖行業分析師面前,中興通訊以一幅“巨輪入海”的PPT演示圖>>>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鏡頭反接不只是玩票 微距攝影另類玩法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428/55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