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偉光:
因為我們是做硬件本身的,差異性很明顯。比如說在美國市場幾乎300美元以上的手機占7層。如果你在美國市場能成功,反過來你的低端機更難成功,一定要做高端機。但是到印度市場又是另一碼事,到阿丁美洲或者巴西也有很多本地的規則在里面。所以我們覺得不同地方的市場首先已經也很大的區別。特別是印度,可能跟中國十幾年前很像,沒有大的連鎖店,渠道方法又不同。所以如果說海外市場,和中國市場相比,從產品定位、渠道銷售手法,甚至不同地方的規則,甚至和移動互聯網、軟硬件相結合,預裝的軟件都不一樣。
單是游戲,不同的地方受歡迎的游戲也不同的。所以是根據不同的這個國家特性的需要,我們幫他做預裝。
盧剛:
我們談到很多國外公司到中國發展也要做本土化,我們中國公司到國外去也要做當地的本地化。
任偉光:
對。HTC(微博)管理推隊很國際化。我進了HTC一年多,HTC超過一半是歐美,超過一半是臺灣和內地的。我做過韓國企業,他們喜歡自己人去發展海外市場,管理團隊也是出口的,但是很多歐美企業在當地建立的管理團隊是當地的人。HTC管理團隊是當地的,我們管理人員美洲的團隊就是美洲人,南亞有很多不同的人,有亞洲人也有歐洲人,反過來管中國的就是中國人。我覺得這是很多跨國企業比較認可的管理的方法。
盧剛:
從辦理本身來說,斯凱國外和國內產品有差異性嗎?還是只是簡單的中文轉英文?
宋濤:
開始我們認為沒有特別大的差異,但是運作一段時間以后我們發現差異特別大。最開始我們是從技術層面,因為各個國家運營商接入都不一樣,產品參數、方法都不一樣這時候拿原來很多產品到國外外不了,所以到國外技術功底要做好。再一個比如越南大家喜歡的都是特簡單的游戲,貪吃蛇、連連看、印度最喜歡是板球游戲,還有一個很大的應用是讀經的,印尼是全球第二大彩鈴市場,所以每一個區域應用特點不一樣。包括我們感覺中國人應用很好了,但是不符合西方人的習慣。
盧剛:
你們海外也有開發團隊?
宋濤:
我們研發在大陸,產品和運營在國外,就是本地人做這個事情。我們印尼有將近3000萬用戶,我們團隊在印尼有十幾個人,他們做產品的規劃和運營,比較符合當地的習慣。
盧剛:
UC呢?產品本身會做很大的改變嗎?
陳石:
會有很大的改變。剛到一個產品,產品做全球化一定不能是平行的產品。其實我們之前看到好像很多國外軟件,比如Office這樣的軟件到中國來之后他所謂的本地化就是漢化,其實現在看很多Word上的菜單,換一個不懂技術的人真是看不懂。這就是沒有充分的本土化。所以我們創造了一個詞就是Glocal,就是全球化的視野和本土化的執行,我覺得這是非常重要的。
盧剛:
從運營來說,我特別好奇,可能你在國內做運營,可能上上下下很多關系需要打理。現在在東南亞那邊用去打理這些關系嗎?
陳石:
我們自己海外化分成三個“軍事力量”,包括“空軍、海軍、陸軍”,“空軍”是遠程作戰,把產品做出來通過遠程合作伙伴幫我做推廣,大家合作分享。
“陸軍”是指一定地方建立自己的運營平臺,印度我們已經里自己的運營平臺,建立之后我們的份額迅速超到20%。
第三“海軍”,我們會跟一些本土的手機廠商,通過海運到達海外。
盧剛:
宋濤你們在國外做到了多少的下載量?
宋濤:
總的是6000萬。
盧剛:
國內和國外比較大的區別是什么呢?
宋濤:
海外強調創新,強調產品本身的特點。國內有很多因素,包括推廣各個方面。我們堅持這樣的一種不斷的創新,發專利、只是產權都投入很大。我們有知識產權,別人有抄襲或者拷貝我們的內容,終有一天我們可以用法律手段保護自己。所以這個角度來說,從廠商角度來講,國內國外都比較接近。
做國內市場,中國和美國有一個很大的區別,美國中產階級非常強大,大家知識層次都比較高,所以這是為什么大家都對創新、原創非常重視。但是中國是金字塔型的,中層或者偏下的人群非常多,這樣大家可能看到上面的一些媒體或者門戶的廣告受到很大的影響。所以中國做產品不光是把東西做好,還要打廣告,做宣傳、影響到那些人,這也是我們現在不斷加強的。
盧剛:
在海外比較純粹,產品好就會自然的發展,在國內要做一些基礎工作。
宋濤:
肯定先把產品做好再做推廣,不能說先推廣回頭做產品。
宋濤:
吳總也認為不管怎么樣產品一定要先做好。您剛才分享到80%都是來自國外的用戶,現在也要做國內了,因為現在國內做的話,同芷產品非常多,您覺得國外競爭大還是國內競爭大呢?對您的企業來說?
吳太兵:
競爭是相對于您的能力的。對于中國企業參與全球化競爭,特別是到國外競爭,我們再怎么競爭跟本土企業還是有差距。而且對本地文化、習慣、渠道理解有差距,除非你有非常強的產品,這種產品可能是你的專利技術也可能是你強大的團隊。我們軟件發布的時候到現在有2000多萬的下載,幾百萬的活躍用戶,80%來自海外,很重要的原因還是我們以前所有市場資源以及我們對用戶來節更多的關注于海外用戶。而且從APP STORE平臺能干的推廣的事有限,當你的產品符合西方用戶習慣,西方用戶可能會多一點,中國的用戶會少一點。
盧剛:
您是做照相的APP,您做海外市場,您覺得Instergram(音)是您的競爭對手嗎?
吳太兵:
我覺得中國企業像我們進入到海外,也許到美國跟它競爭的時候不一定能競爭過它,可是中國市場,中國很多套路,包括王總講的預裝也好很多東西都只有我們中國人自己做到。我們覺得萬興能夠牢牢抓住中國市場,發揮我們的優勢,那么總的大盤子里面我們未嘗不可以跟他有一些競爭。
盧剛:
任總您覺得HTC在中國好賺錢還是在國外好賺錢
任偉光:
非常遺憾我們在中國起步比較晚,中國大陸市場占整個HTC業務三位數都沒有占到。我們剛剛在臺灣開完會,因為我們是全球總裁開會,相對中國經營可能跟其他發展國家經營成本是比較高的。從人工、運營成本都很高,競爭也很激烈。因為從生意角度,先拋開量,其實比起歐美沒好多少。
但是拉丁美洲這樣的國家比起中國,運營成本更高。所以比較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實際上在經營上是相對比較容易的。是不是說中國企業是全球經營成本最高的?也不是,中國屬于中間偏低一點點。我們跟朋友也聊過,包括做手機的人,如果中國的水平下都能屹立不倒,能生存下來的話,理論上到海外問題不大,特別是到海外的發達國家。
推薦閱讀
新浪科技訊 華為(微博)今天正式對外發布2011年可持續發展報告(CSR報告)。報告回顧了過去一年里,華為公司在消除數字鴻溝、關愛員工、公平經營、綠色環保、社會公益、供應鏈CSR管理、利益相關方溝通、安全運營八大方面>>>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圖文:移動互聯無國界 本土海外雙線作戰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kandian/20120510/59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