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交互性看,Web1.0是網站對用戶為主。Web2.0 是以 P2P(點對點)為主。
年夜手藝上看,Web客戶端化,工作效率越來越高。好比像Ajax手藝,Google MAP/ Gmail*(谷歌地圖/谷妹兒)瑯縵沔用得爐火純青。
我們看到,用戶在互聯網上的浸染越來越年夜;他們進獻內容,傳布內容,而且供給了這些內容之間的鏈接關系和瀏覽路徑。在SNS瑯縵沔,內容是以用戶為焦點來組織的。 Web2.0 是以用戶為焦點的互聯網。
那么,這種意義上的Web2.0,和Tim Berners-Lee的語義網,有什么分歧呢?語義網的起點是數據的規整及可一再被機械挪用,提出使用語義化的內容發布工具。試圖年夜軌則和手藝尺度上使互聯網加倍有序。Google等搜索引擎在沒有語義網的情形下,盡可能地給互聯網供給了線索。Web2.0則是鼓舞激勵用戶用最便利的法子發布內容(blog/podcasting),可是經由過程用戶自覺的(blog)或者系統自動以酬報焦點(SNS)的互相鏈接給這些看似凌亂的內容供給索引。因為這些線索是用戶自己供給,加倍合合用戶的使用感應感染。互聯網逐漸年夜以關頭字為焦點的組織體例和閱讀體例,到以互聯打魚戶的小我 portal(門戶)(SNS)為線索,或者以小我的思惟脈絡(blog/rss)為線索的閱讀體例。Web2.0 強挪用戶之間的協作。WIKI 是個典型例子。年夜這個角度看,互聯網是在變得更有序,每個用戶都在進獻:要么進獻內容,要么進獻內容的順序。
對下一代互聯網的觀點,還會有良多的談判。有一點可以必定,Web2.0 是以酬報焦點線索的網。供給更便操作戶織網的工具,鼓舞激勵供給內容。按照用戶在互聯網上留下的痕跡,組織瀏覽的線索,供給相關的處事,給用戶締造新的價值,給整個互聯網發生新的價值,才是Web2.0的商業之道。[作者為MOP(貓撲)網董事長兼 CEO]
思惟是理想的同黨
2008-11-06 22:14:33
人類刷新世界,靠科學手藝。科學手藝,靠科學家、工程師和產物人員的思惟。人的腦子,是用來思慮的。但并不是每小我,城市積極地思慮。他們長了腦子和沒有腦子一樣。步履起來!積極思慮,向堅苦挑戰。 不成能的工作皆有可能。思惟是理想的同黨。鼓舞你的同黨,向理想前行。沒有同黨的人們,會遠遠地被我們丟棄。
周末學經計揭捉?:介紹我在斯坦福上學時的一個教授和思惟導師Paul Romer
2009-01-12 00:25:09
他的名言:
1. 經濟增添是靠新的idea 和手藝刷新。
2.論經濟成長政策:對于一個成長中國家,主若是要鼓舞激勵手藝引進;對一個發家國家,應該是提高自由經濟的手藝刷新速度。
這對中國是金玉良言。
提高老蒼生收入的持久可持續手段是靠手藝刷新而不是靠增添對傳統財富的投資。
國外風投對前進前輩手藝的引進是正面的、積極的,國家應該鼓舞激勵。 應該鼓舞激勵企業以最低成本拿來國外最前進前輩手藝。 好比,也許不應自己開發3G 尺度,而應該直接用廉價的4G(第四
代移動通信)手藝如 WiMAX(全球微波互聯接入)等。只有這樣,勞動力價錢才能提高。
小學生都能讀懂的廣義相對論普及版......但要懂英語......
2009-06-12 09:16:31
90 年前的科學思惟已經很驚人了。我此刻還不能完全理解廣義相對論,出格是沒想清囂張愛因斯坦是若何在沒有任何試驗結不美觀的基本上想出這么個劃時代的東東......
這可能是人類思惟史上一個最年夜的跳躍性的進展......
也就是說,如不美觀沒有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可能到此刻還沒被發現;即便我們還和此刻一樣聽著iPod(蘋不美觀便攜式多功能數字多媒體播放器),在互聯網上沖浪,看著火箭上天。這些工具和廣義相對論都沒什么關系......
據說愛因斯坦小時辰喜歡玩吸鐵石......
The Last 100 Years: 1919, Einstein and Eddington [Starts With A Bang]
作者:Ethan Siegel
100 years ago,the way we viewed our Universe was vastly different than the way we view it now. The night sky, with stars,planets, comets, asteroids, nebulae, and the Milky Way, was viewed to make up the entire contents of the Universe.
2010 年思惟清點吉士和公司,搜羅機構和國家,必需追求持久價值,否則就像不知道宇宙簡史一樣
2010-10-26 17:44
人最主要的工作,是搞清囂張自身在宇宙中的浸染和地位。
幾個數字聲名問題,以10億年為單元,稱為宇宙"年",下面用的 "天"和"小時",都加上了同樣系數。
宇宙降生:約 14.75"年"前。
地球降生:約 4"年"前。
地球上單細胞生物降生:約 3"年"前。地球多細胞生物發生:約 2"年"前。恐龍呈現及衰亡:約 0.25"年"前。
類人猿呈現:約 0.005"年"前,或者,18"天"前;人類呈現:約 9"小時"前!
而文明呈現,才 30"分鐘"之前!
人類不像單細胞動物那樣只能活幾天或幾個月;但人也不像地球,能活30億年。
人類,幸運的話,能無災無病地活個七八十明年。
每一種生物,按照他們自身的生命周期,應該追乞降其生命周期匹配的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