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靈思將28nm和Allprogrammable平臺達到完美融合。在摩爾定律的影響下,每隔18個月,半導體產業就有一次技術革新,然而工藝的改進需要非常大的投入,光28nm需要1.7億美元的投入,相當于45nm成本的2倍,昂貴的成本限制了ASIC和ASSP在28nm節點上的可行性。而賽靈思全球第一個將28nm制程的產品量產化并應用到產品中,其最大的競爭對手Artera也得晚它一年左右的時間。
黃文杰告訴記者,FPGA在全球的半導體產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賽靈思花人力、物力投入28nm,是想把最好的最適合的平臺給到中國客戶,節約客戶開發的時間,幫助產品快速上市。他希望今后,大家看到“Allprogrammable”,就能想到賽靈思。這也印證了賽靈思嶄新的定位:復雜而投資巨大的深亞微米技術開發、強大的SoC平臺打造,都交給賽靈思,客戶所需要的,就是專注于自己的創意和設計。

賽靈思28nm工藝為客戶創造價值
賽靈思與全球最大的代工廠臺積電合作,創新性地開發并打造了代表“高性能、低功耗”的28nmHPL工藝。黃文杰稱,28nmHPL工藝是一種低功耗的、采用與HP工藝相同的高K金屬柵極技術、可同時降低靜態和動態功耗高達40%的工藝技術。
致力于通過未來幾代的Allprogrammable技術和器件,持續不斷地擴大上述客戶的價值。賽靈思已經從一家FPGA公司轉型為一家Allprogrammable公司,提供技術涵蓋可編程邏輯、IO、軟件可編程ARM處理系統等。
據了解,目前基于28nm平臺的低端方案及高端3D堆疊技術的產品已經有樣片出來,預計今年底明年初所有產品會完全量產,而臺積電在產能和良率的提升,更加保證了產品的量產。
以客戶需求為出發點,賽靈思與供應商緊密合作,在28nm的技術與產品上,取得了眾多重大的突破,包括全球率先第一個實現HPL高性能低功耗技術,全球第一個推出堆疊硅片互聯技術并行業第一個發貨3DIC芯片,全球第一個推出軟硬件協同設計的AllProgrammableSOC——Zynq™-7000系列等,帶領芯片的發展超越了摩爾定律,超越了硬件進入軟件,超越了數字進入模擬,超越了單芯片進入3D堆疊芯片。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賽靈思非常重視中國市場,在技術支持方面也非常用心,這一切的目的就是為客戶帶來更高的價值。(來源:華強電子網www.hqew.com)
推薦閱讀
9月19日消息,據日本媒體報道,索尼公司昨天宣布,2家停業兩天的中國工廠今天將恢復生產。松下中國指示各地工廠根據具體情況自行判斷是否繼續開工。 索尼公司稱,由于抗議游行得到有效控制,因此索尼在中國的各個工廠>>>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賽靈思28nm All programmable系統造福醫療電子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20120919/85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