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強北電子行業的衰敗其實從幾年前就已經開始,只不過這樣的一場變革以漸進的方式展現,以至于相當多的華強北商人還在幻想可以通過經濟周期的循環重新回到以前的好時光。一位在華強北經營電子元器件的商人表示,大家并沒有什么轉型的想法,雖然一些人開始撤離這里,但是依然在維持自己的生意,等待轉機從天而降。
深圳華強北電子市場價格指數有限公司數據分析師徐明海表示,華強北電子產業的利潤率下降是一個長期的趨勢。徐明海介紹,不僅是華強北,全球的電子產業都出現過剩的局面。2011年8月全球電子元器件的庫存達到86天,而正常水平是50多天,隨著數碼技術的日臻完善,具有創新精神和掌握核心技術的公司市場占有率越來越高,而囿于原有山寨模式的華強北電子產業越來越窄。
升級突圍 新路仍坎坷
隨著華強北電子行業的舊有發展模式日漸衰落,深圳市政府已經著手對華強北進行升級改造。未來,華強北電子行業一支獨大的局面很有可能發生轉變,這條以低端電子產品聞名的商街將升級為“高品質商業中心和生產型服務業中心”。
“華強北多年積累形成的商業氛圍也需要升級。”華強北商會會長、深圳順電連鎖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黃建躍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華強北從最初上步工業區的一條甬路,到上世紀90年代深圳新型的商業區,再到本世紀最初10年形成的電子產品集散中心,始終都在經歷轉型。華強北依靠簡單復制商業模式已經走到盡頭,電子產業在華強北占比過高的時代也會漸漸過去。”
由深圳市政府主導的華強北升級改造方向已定。深圳市人大常委、深圳大學教授魏達志參與了華強北改造方案的制定。他介紹,華強北片區未來將建成“全國最具影響力、輻射海內外的高端電子信息服務、展示和交易中心、多元業態混合的高品質商業中心和生產型服務業中心,兼有商務辦公、居住等功能的城市綜合型片區”。
深圳相關機構已經開始研究引入現代交易機制引導華強北的轉型。由深圳華強、深圳賽格、中國電子、深圳中航等多家深圳電子行業企業及深圳市電子商會和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等機構共同發起,華強北電子市場價格指數有限公司發布的華強北—中國電子市場價格指數已經運行了四年有余。這為華強北電子元器件遠期交易奠定了基礎。據悉,深圳證監局已經成立課題組,探索我國首個現貨價格指數期貨。這一指數期貨有望滿足目前華強北廣泛存在的避險與套利需求,完善電子市場價格的發現機制。促成華強北進行結構上的轉型。一旦華強北建立自已的價格發現機制,利用信息不對等盈利的電子元器件貿易商們將徹底失去生存空間,而屆時華強北的電子元器件市場也會更加科學、有序、透明。
值得注意的是,華強北由于原屬深圳上步工業區,許多商場樓宇的土地性質依然是工業用地,這些工業用地的產權將在2013年1月前后到期,深圳市相關部門至今沒有準予辦理續期手續。深圳國土部門給予華強北商戶的回復是,土地產權續期只有“業主將目前的商業樓宇恢復到過去的工業廠房才予受理”。這很有可能意味著華強北片區將被整體改造,大小電子賣場自由無序發展的“叢林狀態”將被終結。
從2013年1月開始,縱穿整條華強北路的深圳地鐵7號線工程將封閉華強北路的機動車道,本已生意慘淡的華強北路可能遭遇新的挑戰。不僅如此,地鐵工程還將在華強北地下建設立體商城,這意味著已經出現的商鋪供應過量狀況未來有可能更加嚴重。“地鐵工程的修建是華強北的又一道坎。”魏達志認為,交通條件的惡化對于已經陷入困境的華強北商戶而言更是雪上加霜,將加快他們被淘汰的速度。而另一方面,華強北地下空間的重新規劃則更有利于華強北的升級改造。
不過,魏達志和黃建躍都對華強北和深圳電子行業的前途持樂觀態度。在深圳,華為、中興等在國際上崛起的廠商已經樹立起標桿。金立、天語等原本從事低端手機制造的公司成功轉型也成為業內榜樣。“華強北的商戶中,多數將被淘汰,少數升級突圍。”魏達志說。
國內其他電子一條街的轉型經驗也為華強北提供了借鑒。北京中關村也曾經因經營中低端電子產品而聲名遠揚。如今,由于政府出臺的優惠政策,鼓勵科技金融、科技企業總部和研發中心、高技術服務業、文化創意產業等業態對原有的電子賣場進行置換,中關村已經形成了以高端人才服務、科技中介服務和政府公共服務為支撐的創新要素聚集功能區,樹立了全新的形象。中關村的升級改造經驗對華強北而言是很好的借鑒。
從“山寨”到創新
“這個不是山寨手機。”華強北手機商人李樹城指著手中的一部手機說。
李樹城平時使用兩部手機。一臺是三星的I9300,一臺是他自己工廠生產的“藍天信L100”,兩部手機看起來頗有些相似。但是李樹城并不認為藍天信L100是對三星i9300的“山寨”。“我們只是借鑒一下他們的優點并加以創新,同時使用這兩部手機也是為了親自體驗我們與手機巨頭之間的差距。”在華強北隨處可見的免費產品目錄上,三星I9300是被模仿最多的機型,甚至連型號都用I9300命名。
李樹城最早就職于一家國產手機制造公司,在那個國產手機公司紛紛倒閉的年代,他所在的公司也沒能幸免。離職后,他投身到了山寨手機的銷售賺得第一桶金;隨著分食者增加,他的手機銷售生意越來越難做。2009年,在山寨手機銷售余溫尚在的情況下,李樹城果斷轉入手機生產領域。在華強北從事手機生產并不需要自身具備技術研發能力,眾多的方案設計公司能夠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務。他可以從方案公司采購半成品,在深圳關外和東莞等地的五金、塑膠廠訂做手機配件,在自己的加工廠進行組裝,一臺手機就這樣制造出來了。
2009年是山寨手機發展最后的頂峰,僅僅依靠出口就可以維持一家手機公司。“那時臺灣的聯發科芯片已經十分成熟,圍繞這一技術形成的配套產業鏈已經相當完善,我們將各種功能都整合在一臺手機上。特別是將接收模擬電視信號的功能整合進去之后,在中東和拉美市場受到了很大的歡迎。”
然而,山寨手機很快就沒落了。隨著智能手機逐漸成為主流,人民幣升值的進程逐漸加快,“中國制造”不再是國際手機市場的寵兒,國內市場對山寨手機開始排斥,華強北山寨手機的生意一落千丈。“當大家的生意都難以維持的時候,行業內就會出現搶跑者。”用李樹城的話說,這些搶跑者都是一些“賺快錢”的人。當生意難做的時候,一些商人為了盡快收回投資,就以低于成本的價格傾銷產品。這一方面迫使其他手機公司被迫降價跟進,另一面也使得一些公司使用劣質原件等方法降低成本。當時多數的華強北商人都沒有自己的品牌,依靠低質低價作為最后的競爭手段成為他們共同的選擇,山寨手機的名聲因此更差了。
推薦閱讀
速途網訊 隨著松下、索尼、夏普的財政報告顯示財政赤字的進一步擴大,日系家電三大巨頭集體陷入困境。 日本彩電曾經是日本家電行業的支柱產業。但是在中國電子商會今年發布的《2012年智能家電產品市場需求調研報告》>>>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電子第一街華強北轉型陣痛:空鋪潮襲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20121229/104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