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釘子戶”遠程辦公,“美團”三餐,“饑餓”新鮮分娩,“支付寶”網上咨詢頭疼腦熱.2020年突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讓這個春節變得特別。人們選擇全民的“家”在家里,是為了同心同德地抗擊疫情,這催生了一種新的商業經濟模式————家庭經濟。隨著國內防疫工作的開展和返校時間的推遲,生鮮食品配送、網上教育、遠程辦公和非接觸式服務已經成為“人們抗擊傳染病”的首選,住房經濟正迎來一個前所未有的“拐點”。
對網上購物的需求激增
受疫情影響,深圳所有社區都實施了嚴格的封閉管理。“吃什么?要買什么食物?怎么做?”這已經成為小林每天在家工作的第三個問題。不經意間,他在朋友圈子里的線上發現了一個雜貨店購物小程序,并以嘗試的態度接受了訂單。“它很快被送到社區門口,里面有蔬菜、胡愛山等。它們都是獨立包裝的。非常好。”
人們以食物為重,待在家里首先要解決的是衣食問題。受疫情影響,消費者減少外出。然而,在嚴格的飲食要求下,“用手機下單并送貨回家”已經成為小林等市民在家中購買新鮮果蔬、藥品等生活必需品的首選。數據顯示,春節期間,全國許多地區的網上消費激增,尤其是生鮮食品訂單迅速增加。
在線教育和遠程辦公成為熱點
住在家里,除了社交娛樂,有些人選擇網絡教育和遠程辦公,這也是人們滿足自己需求的體現。
每天早上9點,在北京一家互聯網公司工作的小文準時“下班”,然后開始了一天的遠程辦公模式。數據顯示,2月3日春節假期后的第一天上班,就有1000多萬企業組織在家和網上用指甲工作,同時推出了大量各種會議的現場直播,網絡甚至一度遭遇了電流限制。
住在家里的學生依靠“在線課程”來完成學業。受疫情影響,教育部于1月27日發布《關于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的通知》,要求當地所有大學、中小學推遲開學,并倡導“停課不停學”,各地學生也迎來了“網上課堂熱”。2月17日是深圳的“網絡教學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