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報 中國企業新聞網每日經濟訊( 記者 陶凱龍 )報道 :近年來,遼寧省臺安縣委、縣政府緊緊抓住國家及省、市大力扶持縣域經濟發展、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和遼寧沿海經濟帶開發的大好機遇,以工業立縣戰略為主導,以發展現代農業為支撐,以拓展城市空間為突破,全縣經濟社會呈現出大發展、快發展的良好態勢。 “十二五”時期臺安將依托自身在區位、交通、產業上的發展優勢,緊緊抓住遼寧沿海經濟帶和沈陽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的發展機遇,加速發展,趕超升位,奮力實現經濟總量和主要經濟指標五年翻兩番。
在構筑現代農業區的規劃時,遼寧省臺安縣以成為首批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為契機,深度拓展設施農業發展領域,加快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進程。未來五年,新增設施農業面積25萬畝,重點建設5000畝以上連片設施種植業小區 20個;圍繞全國鴨鵝第一縣的目標,全力打造“一縣一品”新格局,大力發展鴨鵝產業,到2015年,新發展標準化鴨鵝養殖小區1000個,帶動養殖戶1萬戶,鴨鵝飼養量達到1.5億只,新引進大型肉雞、鴨鵝加工企業10個以上,鴨鵝產值達到30億元。加快農業高新技術區建設步伐,用高新技術引領現代農業發展,努力打造科技密集型強、經濟效益好、環境污染小、能源資源消耗低的新型現代農業高新技術區,把農業高新技術區發展成為臺安縣園區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到“十二五”末期,農業高新技術區實施面積達到15平方公里,入園企業達到200家,工業總產值達到100億元。
在壯大工業經濟方面,遼寧省臺安縣重點發展了農副產品深加工、化工等五大工業主導產業和木業、化工新材料等十個工業產業集群,據了解,目前臺安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164家。九股河工業經濟區規劃面積35平方公里,實施面積14平方公里,入駐項目122個,經遼寧省發改委批準,成為省級工業經濟開發區。
遼寧省臺安縣加大構筑平臺力度,全力推進九股河工業經濟區建設,加強供水、供電、供氣、道路、污水處理等配套設施建設,提升“七通一平”程度,到2015年,園區實施面積達20平方公里,入駐企業300家,使園區整體建設達到國家同級園區一流水平;以園區為平臺,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不斷加強與沈陽、鞍山、盤錦等周邊城市“退二進三”企業的對接,緊緊抓住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唐及香港等地區產業轉移的有利時機,瞄準世界及國內500強企業開展全方位深層次的交流合作,力爭引進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資強度大、經濟效益好、牽動能力強的項目,重點推進投資51.7億元丁辛醇、投資40億元箱板紙等項目。到2015年,全縣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25家以上,增加值達到320億元,年均遞增33.3%。加大產業集群建設力度,以威利邦木業、緣泰化工為重點,打造木業與化工新材料兩個超百億元產業集群,到“十二五”末銷售收入分別達到200億元和500億元,實現工業產業集群化發展。
遼寧省臺安縣現代農業快速發展,被確定為首批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全縣設施農業總面積達到31萬畝,實現戶均一棟棚;以打造全國鴨鵝第一縣為目標,新建標準化鴨鵝養殖小區 500個;規劃建設了12平方公里的農業高新技術區,成為承載農事企業的平臺。
城鄉建設扎實推進,城區面積拓展到12平方公里,人口10萬,形成了北部行政區、南部商業區、西部工業區、東部農高區“四區”聯動的發展格局。
遼寧省臺安縣在促進工業大發展、現代農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全力打造城市新名片,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擴大城市整體規模,充分發揮城市人口集聚、資源集聚、信息集聚和產業集聚的載體作用,保持城市建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不斷完善供水、供熱、燃氣、垃圾處理等公共基礎設施,增強城市承載力與發展活力。到2015年,城區集中供熱面積達到250萬平方米,日供水能力5萬噸;縣城建成區達到15平方公里,城區人口15萬。構筑大交通格局,重點實施沈西工業走廊貨運鐵路、鞍臺高速公路、北外環、大外環等重點工程建設,形成“兩高三鐵四環五射”的大交通骨架,貫穿南北、連接東西的現代化交通網絡,加快區域聯動,使縣域經濟發展大提速。
“十一五”末期,臺安縣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73億元,年均遞增26.2%;固定資產投資五年累計完成313億元,遞增53.7%;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實現5.56億元,遞增36.9%;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 10212元,遞增19.5%。未來的五年,臺安將再創佳績。
推薦閱讀
作為房地產市場調控的另一條腿,今年以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力度不斷加碼,各項資金籌措渠道已基本建立。 據財政部部長謝旭人25日介紹,今年以來,中央財政預算安排資金1030億元,加上執行中追加的395億元以及通過>>>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10829/10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