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11年9月底,成都市開工各類保障性住房52210套,占全年目標任務的100.40%。
此數據一出,立即引發房地產業界的討論。業內人士表示,成都保障房的放量將在一定程度上沖擊現有的商品房市場,在房企資金鏈緊繃、信貸政策收緊、銷售回款難等多種合力之下,成都保障房的此次“亮劍”,將進一步推動成都房價下跌的 程度,多年來居高不下的房價有望回到較為合理的范圍。
圖:調控背景下,多種合力推動房價下行
成都保障房建設規模創紀錄 有利于控制房價
今年,成都市保障性住房建設規模為歷年來最大的一次。成都市城鄉房管局相關負責人坦言,在短時間內集中建設如此大規模的保障性住房項目,工程質量管理工作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
為確保建設質量,成都市城鄉房管局在全市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設項目周報制度,并要求建設責任主體在方案設計、建筑施工等各個環節嚴格把關。
而業界關心的是,如此大體量的保障性房一旦入市,將 對市場造成怎樣的沖擊 ,在目前房地產市場陷入冰凍的大背景下,保障房是否會進一步對商品房的銷售產生不利影響 。
對此,世家機構市場研究部負責人對本網表示,大量的保障性住宅入市,勢必從整體上稀釋商品住宅市場高居不下的房價水平。
據介紹,從成都出讓的保障性住房地塊的分布位置來看,主要集中于三環周邊,其中保障性住房用地主要集中于北湖、十里店以及琉璃立交外等三個區域,從目前區域的房地產發展現狀來看,這些區域基本還是處于空白。
此負責人指出,政府選擇在這些位置推出保障性住房用地和市政配套設施用地,一方面是希望加大市政配套的投入和保障性住房的建設來拉動區域加快成熟,另外也是盡量規避保障性住房的集中入市對商品住宅市場帶來大的沖擊。
成都中輿房地產營銷機構總經理汪寧生則對本網說,保障房作為國家重點政策措施,將在以后相當長的時間內持續發展,可改善低收入家庭的居住條件與居住成本,從這個意義上說,應該會 對中低檔商品房形成一定的沖擊,但對中高檔商品房影響不大。
四川聯程投資集團總裁蔣曉東對本網表示,保障房和儲備糧的作用類似,如果保障房的數量、分配機制得以保障,對控制房價是有幫助的,房價降一些也是必然的。
成都新房成交下降60% 部分房企進入生死關頭
本月18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9月份70個大中城市的房價變動情況。
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價格比上月下降的有17個,持平的城市有29個。與8月份相比,9月份環比價格下降的城市增加了1個。環比價格上漲的城市中,漲幅均未超過0.3%。與去年同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下降的有1個,漲幅回落的城市有59個,比8月份增加了19個。9月份,同比漲幅在5.0%以內的城市有49個,比8月份增加了4個。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表示,從前三季度的情況來看,我國房地產投機性需求、房價上漲勢頭得到了明顯遏制。
成都方面,住宅價格9月出現環比下降,降幅在1%以內。
而進入10月以后,成都新房成交出現較大萎縮,10月10日-10月16日監測的數據顯示,成都新房成交同比下降幅度超過60%。業內人士分析,這將對成都的房價帶來不小的下行壓力。
成都思源經紀分析認為,隨著庫存和負債的上升,預計四季度開發商或加大降價促銷力度,房價或有比較明顯的下降。
某品牌房企項目負責人對本網表示,近期,隨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顯效,各大開發商均面臨不同的難題。在宏觀調控的大環境下,部分房企庫存創新高、銷售回籠難、資金鏈緊繃,再加上銀行信貸緊縮以及年底債務的集中償還,這些房企進入生死關頭,所面臨的將不再是如何降價促銷,而是一系列問題堆積而成的生存難題。
這位負責人指出,隨著如今成都保障房的高調亮相,讓民眾對商品房的觀望更趨于濃厚,在保障房等多種壓力之下,年末部分開發商的降價牌將打得更重,甚至降價戰火還將蔓延至住宅市場之外的商業地產。
鴻豐機構項目總監車國宇則對本網表示,保障房申領條件有一定局限性,如果嚴格執行,其實保障房對商品房市場的影響不大。
車國宇指出,在國家宏觀調控的組合政策下,即使沒有保障房也會降價,降價加速的核心還是政策的連續性和針對性,保障房只是讓符合申領條件的群體處于觀望和等待,其他大部分群體還是要走購買商品房的道路。(胡輝武)
推薦閱讀
日前,房企前三季度業績排名出爐,500億以上的房企超過5家。調控之年,品牌房企業績依然保持著穩健的上升態勢。但需要注意的是,各梯隊的門檻在不斷提高,其間的差距也在進一步擴大,其中一二級梯隊差距已達近百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成都保障房建設規模創紀錄 有利于控制房價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11020/12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