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只是一個賣硬件的公司,它沒有互聯網服務支持,只是穿著互聯網的衣服。但是雷軍用互聯網的打法對傳統手機業帶來強烈沖擊,將一個山寨機做得像中國的蘋果……”幾天前在深圳舉辦的一次研討會上,面對滿屋的手機廠商代表,360董事長周鴻祎用自己的一套理論誘惑著手機廠商們。
周鴻祎還常常提及一個數字,一部成本1000元左右的小米手機毛利高達500到800元——這確實撓中了手機廠商的一個癢處。現在,有大把的手機廠商希望復制小米的模式,光想和360合作的手機廠商,就有幾十家之多。
對于手機廠商們來說,這個游戲真的有那么好玩嗎?目前互聯網公司和手機硬件廠商最大的分歧在于:硬件廠商看重短期硬件銷售收益,而互聯網廠商則看重長期的布局收益,是否能夠協調這一矛盾,將決定著互聯網手機能走多遠。
傳統手機商被迫轉型
“現在手機硬件廠商最頭疼的問題是庫存。”一家正和騰訊展開合作的某大型手機廠商的高層告訴記者。中國手機產業鏈一直存在諸多問題,互聯網手機的模式一經出現,就對現存畸形的手機產業模式產生巨大的沖擊。
他舉例,假如一家手機廠商一年推出5款機型,其中3款暢銷,而2款滯銷,這滯銷的兩款手機產生的庫存可能讓這家手機廠一整年的利潤都搭進去,“其中大部分都是不可替換的零件,消化起來很頭疼。”這是所有制造業企業的硬傷所在。
其次是渠道成本居高不下,一部國產手機從發貨到送到消費者手中,中間需要經過省級代理、地區代理等好幾層渠道,手機廠商通常以銷售返點的方式向渠道商支付回報。
在手機賣場,銷售人員往往會推薦返點最高的手機,這是業內公開的秘密,因此手機廠商們爭相提升自己的銷售返點,拉攏渠道商,結果導致渠道費用居高不下,使得手機產業利潤日益微薄。 上一頁1 234 下一頁
推薦閱讀
芬蘭手機制造商諾基亞公司將在今年年底推出WindowsPhone8智能手機,但此消息并沒有得到諾基亞官方證實。然而,諾基亞分銷商們似乎已經得到該手機即將發布的通知,并泄露出了該消息。一位歐洲諾基亞分銷商在接受以色列>>>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0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