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綜合報道】(記者 吳澤)近日,廣東省工商局聯合廣東省消費者委員會從3月1日至4月15日,在全省范圍內開展征集“霸王條款”活動,結果顯示,通信、物業管理、銀行業等13個行業問題突出,且通信行業的“霸王條款”、“潛規則”高達36條,涉及多家主要通信運營企業。
廣東省工商局副局長錢永成分析稱,這些問題集中在八個方面:一是預付費使用期限問題。充值卡過期視為客戶自動放棄卡內余額;二是捆綁銷售問題。寬帶開戶被要求用戶捆綁開通固話和手機;三是增值服務商利用三大運營平臺單方開通收費項目問題;四是預付費寬帶套餐到期后,單方面自動延期并收取費用問題;五是因增值服務扣費不足停機問題,在其他功能業務扣取費用不足時,月租用戶的所有服務全部停止;六是轉號退余額問題,過戶后原號碼賬戶的余額不可退還;七是擅自變更套餐收費標準問題;八是排除消費者就格式條款爭議選擇訴訟方式的權利問題。
他說,這些問題均在不同程度上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和國家工商總局《合同違法行為監督處理辦法》的相關規定。
廣東運營商對此紛紛表態,如:
中國電信廣東分公司說,結合廣東實際情況,從4月1日起已經分階段全面取消了預付費用的花費本金有效期限制,而對于有月租或最低消費的固話用戶從5月1日、小靈通用戶從6月1日開始實施取消,對于無月租或最低消費的用戶,則為期提供取消有效期的自由選擇方案。
中國移動廣東公司表示,從今年1月1日起新發行的充值卡有效期由2年延長至5年,已發行未到期的充值卡有效期自動順延3年,并已全面取消預付費客戶的余額有效期。
中國聯通廣東分公司稱,已從3月15日起分步取消預付費產品花費有效期,5月1日起所有的在用的有月租或有月最低消費的預付費產品取消話費有效期,無月租或無月最低消費的預付費產品仍保留話費有效期,該部分用戶可以通過實名登記后,通過套餐變更轉為無話費有效期的預付費產品。
至此,筆者不禁試問:這些問題的存在決不僅僅停留在廣東一個區域,那么其他城市,可否也有點行動、有所表示?
推薦閱讀
根據歐盟委員會今年3月份提交的提案,如果一個企業所在國家多次歧視歐盟企業,那么該國家的企業將無法獲得價值在500萬歐元以上的歐盟合同。針對這一提案,華為周三表示,此舉可能會為歐盟設置更多貿易壁壘鋪平道路。>>>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0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