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柴崎)飛象網CEO項立剛近期在文章中指出,中國手機產業要發展起來,實現根本性的突破,必須打破廉價、低品質這樣的一種既有印象。并分析了國產手機廠商的機會,以下是文章全文:
眾所周知,今天中國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手機制造地,全世界有一半的手機在中國生產,但是,我們也知道,中國的手機量雖然大,但是品牌不強,技術不高,人們總很容易把廉價、質次和中國產的手機聯系起來,甚至一些國家把這類手機統稱為“中國手機”。中國手機產業要發展起來,實現根本性的突破,必須打破廉價、低品質這樣的一種既有印象。機會在哪里?
智能手機是一次翻身的機會!
智能手機時代的到來,手機市場也迎來新一輪的重新洗牌,在這樣的一格局變換的時代,只要稍有不慎,曾經的大佬就失去了曾經的地位,而新一代的廠商也憑借其后發的優勢,不是被過去思維框住,在產業鏈整合、用戶界面設計、新技術的植入中下功夫,很快取得了實質性的突破。今天過去的王者已經面臨了很大的困難,新一代的手機企業面對了新機會。這也是中國企業的一次突破機會。
國產手機拿什么來突破?價格。我們都知道廉價一直是中國產品的特點,也是我們突破市場的重要武器,但是一味的廉價,一定是要通過犧牲品質來實現,廉價的另一個名詞很可能就是低質。另一方面,廉價也意味了我們的勞動成果得不到體現,同樣的產品,我們的價格低,收入自然也會低,利潤也低,最后的結果,我們付出了同樣的勞動,但是卻是得不到同樣的回報,這樣企業不可能有利潤,也不可能通過更多的投入來加強研發,所以一直都會在低水平打轉,研發能力不強,管理水平不高,生產能力不足,又影響了產品的品質。廉價的結果還是會通過犧牲勞動者的價值和社會保障來實現,這也大大導致了社會的不公,
我們很多廠商面向市場的第一步更看重市場規模,相信只要市場規模起來,影響力擴大,就具有了贏利能力,確實對于企業發展,市場規模非常重要,不過僅僅有規模,而沒有產品、技術、品牌的積累,能否把規模轉化為贏利能力本身就是一個問題,就是贏利了,只要市場出現波動和轉換,很快失去市場規模也是很正常的,這就是國產手機在市場上經常出現的大起大落的問題。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據國外媒體報道,網秦今天宣布計劃收購北京國信靈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55%的股份,獲得后者的多數控制權。國信靈通是一家企業移動服務提供商。該交易預計將在2012年第二季度完成。以現金和股份的形式完成收購。 5月8日>>>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項立剛:國產手機必須打破廉價低品質印象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0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