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手機來到少數人的身邊,時至今天的移動互聯網時代,手機已經深入我們的生活真正成為生活必需品之一。
回顧中國手機市場的發展,可以分為三個主要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1999~2003年,移動通信在中國逐漸興起,本土手機廠商通過學習和模仿外資,逐步形成本土手機產業鏈,這是中國手機行業蹣跚學步的初創階段。
第二個階段是2004~2008年,2G時代的移動用戶規模快速擴大,在國際廠商和本土廠商互相角力中,國內手機廠商憑借低成本策略和山寨機的快速模仿與功能創新,推動了中國手機市場的繁榮和壯大,中國手機行業在混亂中進入快速發展的階段。
第三個階段是2009年至今,隨著3G在中國正式商用,智能手機從最初的陽春白雪到今天的漸統江湖,中國手機廠商借助極具開放性的安卓系統,以中低端3G智能機為契機,實現了出貨量規模和市場份額雙雙持續增長,中國手機行業進入做大做強的高階競爭階段。
所有的手機廠商都面臨一輪復一輪的市場考驗。據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達到了4.87億部,首次超過了全球PC市場3.53億臺的出貨量;其中,在所有售出的智能手機中,Android手機出貨量約為2.38億部,在全球市場中所占份額達到了48.8%,增長率高達244%。
與此同時,蘋果憑借iPhone直逼占據王位多年的諾基亞逐漸成為街機,當年曾經只是二線品牌的三星手機的市場份額不斷看漲,國產手機又是怎樣一番風景?
隨著3G用戶占比首次超過移動用戶的10%,以及運營商推動的千元智能手機的迅速普及,從2011年第三季度開始,中國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市場,2011年中國移動智能終端出貨量達1.1億部,超過了此前歷年中國移動智能終端出貨量的總和。
根據賽諾數據顯示,2011年國內智能手機格局變化明顯,國產品牌市場占比超過50%,以“中華酷聯”(中興、華為、酷派、聯想)為主力的四家國產手機品牌市場份額達46.3%,中興、華為、酷派三家的智能手機出貨量更是紛紛在過去的一年越過千萬臺“門檻”。 上一頁1 23 下一頁
推薦閱讀
針對有傳聞稱一款軟件能破解中國移動WLAN網絡提供免費上網,中國移動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是無稽之談,拿運營商服務來“釣魚”不足取,“蹭網”模式在運營商網絡行不通。“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有不少網友如此評論,>>>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評論:誰能從國產手機競爭中勝出?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0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