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正式商用接近三年,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可謂高歌猛進,數據業務已經成為運營商業務收入的主要增長點,流量經營也相應提到了最重要的戰略高度。幾年前,運營商曾努力轉型,希望基業常青,而大力發展移動數據業務正是當年轉型的目標之一。目前看來,這一目標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因為移動數據業務收入正在成為運營商的一大收入支柱。
在電信主營業務收入中,移動通信收入與固定通信收入在2008年基本上是平分秋色,但到了今年3月,已經是“七三開”了。根據工信部最新統計數據,2012年1~3月,移動通信收入累計完成1808.3億元,在電信主營業務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上升到72.17%,固定通信收入所占的比重下降到27.83%。
在運營商的收入結構中,語音收入占比越來越小,“數據為王”的趨勢相當明顯,固網寬帶和移動數據業務將成為帶動運營商收入增長的“兩翼”。從技術角度來看,不論在移動業務還是在固定業務中,都包含語音與數據。在固定通信的語音業務中,固定電話用戶數連年下滑,固定電話平均價格水平不斷下降,固定電話本地通話量和長途通話時長大幅下降,固定語音收入甚微,在運營商收入結構中已經逐漸邊緣化。在移動通信的語音業務中,通話時長有所增長,但移動電話資費已經多年大幅下降,繼續下降空間有限,整體來看,移動語音收入難撐大局。
長期來看,數據業務收入將成為支柱,但由于成本原因和資費制約,移動數據流量經營仍是一項復雜的工作。流量經營還面臨一些挑戰,如“天價流量”曾引起軒然大波。目前,運營商已經通過自動發送流量提醒短信,從服務的角度保障了用戶權益。從用戶支出的成本來看,固網寬帶提速工程正在進行中,而且隨著寬帶光纖化建設的推進,用戶支付的單位流量平均成本還能夠進一步下降;對移動數據業務而言,由于技術原因,單個基站下的流量資源是有限的,除非產生革命性的技術突破,否則單位流量價格不可能迅速降低。
從投入產出的角度來看,移動數據業務的盈利壓力還很大。根據工信部的統計數據,2009年,三大運營商共完成3G網絡建設直接投資1609億元,建成3G基站32.5萬個。據此推算,平均每個3G基站僅建設成本就達49.5萬元。如果再加上運維和折舊攤銷費用,3G基礎設施的成本會更高。由于3G無線網絡資源有限,用戶需要與他人分享3G流量,手機上網速度有可能因此減慢。定量來看,在不考慮損耗的理想環境下,3G基站的覆蓋半徑約為3公里。以北京為例,北京市區人口密度約為每平方米995人,一個3G基站約能覆蓋2.8萬人。按照3G滲透率為11.5%計算,一個3G基站覆蓋的3G用戶約為3200人。隨著3G滲透率的提升,單個基站的負荷還將快速增加,會影響到用戶體驗。要解決這一問題,離不開無線網絡分流與提速。而流量效益的產生,不僅需要具有吸引力的數據應用,還要有無線網絡資源峰谷協調、快速響應的運營能力。
推薦閱讀
移動廣告平臺MoPub的最新數據顯示,如果蘋果禁止iOS應用使用UDID(唯一設備標識符),應用開發者的廣告收入可能減少24% 北京時間4月26日午間消息,移動廣告平臺MoPub的最新數據顯示,如果蘋果禁止iOS應用使用UDID(唯>>>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0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