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發布《中國寬帶用戶調查》報告,稱中國絕大部分互聯網用戶用的都是“假寬帶”,超過半數用戶上網平均速度達不到標定速度,引發了關于寬帶真實速率的爭論。針對此問題,近日工信部公示了《固定寬帶接入速率測試方法》(報批稿),公示期截至本月25日。對此,相關專家表示一旦該方法公示通過并實施,將對解決用戶和寬帶服務商之間的寬帶速率爭議問題提供有力保障。
著重厘清“假寬帶”概念
何謂“假寬帶”?在去年DCCI發布的報告中,主要是指用戶上網下載的平均速度達不到寬帶接入服務商所提供的標稱值。對此問題,工信部此次公示的《固定寬帶接入測試方法》(以下簡稱“方法”)進行了專門的厘清。《方法》稱,“固定寬帶接入速率是指從寬帶接入服務提供商的寬帶業務接入點BRAS到用戶終端這一段鏈路上的信息傳送速率,一般以kbit/s或Mbit/s為單位。”同時,《方法》也強調,“由于接入網只是網絡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因此寬帶接入速率并不等同于用戶使用網絡業務(如觀看視頻、下載文件等)時體驗到的實際速率,即用戶終端到業務服務器之間的速率。”
咨詢機構Rational AB的行業分析師張星告訴記者:“寬帶接入速率不等于用戶體驗的實際速率這個提法很重要,這倒不是為接入服務商開脫,而是因為目前影響用戶寬帶速率體驗的因素的確比較多。”據她介紹,目前接入服務商大多以kbit/或Mbit/s為單位,但用戶使用迅雷等工具下載時的速率單位卻是Kbyte/s或Mbyte/s,“1byte等于8bit,這兩種單位之間本身就有8倍的差距”,但此前寬帶接入服務商很少對用戶做重點說明,很容易讓用戶形成“網速不達標”的假寬帶印象。另一方面,影響用戶寬帶體驗的除了物理接入速率之外,“還有應用服務商的帶寬水平以及服務器擁塞情況等很多方面的原因,例如新浪同一個視頻觀看的用戶過多,服務器響應不過來,那么部分的用戶就會出現打不開或者播放卡頓等問題,但這種問題其實和接入服務商的寬帶速率沒有太大的關系。”張星稱。
廣東將建公共測速平臺
不過張星同時也指出,過去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兩大基礎寬帶網絡服務提供商“劃江而治”的局面也是造成此前用戶寬帶體驗不佳的重要原因。“主要是兩大運營商的互聯帶寬不夠,這導致南方電信用戶訪問北方聯通的服務器或者北方聯通的用戶訪問南方電信的服務器都會感受到明顯速率差異。”對此,大型網絡游戲《魔獸世界》的忠實玩家方先生深有體會;“我剛開始主要和大學同學們一起玩,他們大部分在北方,我只好注冊到了聯通服務器上,但我本身的網絡是電信的,所以經常碰到卡頓、掉線的問題,最后只能回歸到電信服務器上和身邊的朋友們一起玩了。”
據工信部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之間直連寬帶為261.5G,僅占兩公司擁有1078G國際出口寬帶的24.3%。為此,發改委還曾對電信和聯通發起了反壟斷調查。不過去年底,電信和聯通都已經做出了整改承諾,稱將對骨干網的互聯互通進行擴容。 在此基礎上,工信部今年4月發起了覆蓋全國的“寬帶普及提速工程”的動員部署大會。工信部部長苗圩明確提出今年我國要實現4M及以上寬帶接入產品市場占比要超50%、新增FTTH(光纖到戶)覆蓋家庭超過3500萬戶的發展目標。
與此同時,工信部還將寬帶服務的質量問題列為重點監察對象。據廣東省通信管理局局長古偉中介紹,省通管局今年將聯合三大基礎電信運營商建立起公開的“接入速率測試平臺”,方便用戶自行測試網速,并且將相關數據定期上報和對外發布,以監督寬帶接入服務商落實寬帶提速和寬帶服務質量提升等問題。
推薦閱讀
巴西在建設信息化國家的道路上開始加擋加速。巴西電信管理局本月宣布開始進行2.5GHz頻段電信服務的運營商招標工作,開標日期定在今年6月中旬,這一舉動標志著巴西在全國范圍內建設4G網絡的戰略拉開序幕。 巴西電信管>>>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工信部公示固網寬帶測速方法 解決速率爭議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0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