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帶免費大提速計劃”、“512K將免費升速至1M,1M免費升速至2M,2M免費升速至10M”、“光纖入戶小區最高可提速至20M”……
自去年底以來,類似的廣告宣傳語在中國一些大中城市開始頻繁出現——在“寬帶不寬”“價高帶窄”等諸多輿論壓力下,北京、上海、南京、西安等地已宣布大幅度免費提升居民的固定寬帶速度。
3月底,工業和信息化部召開動員部署大會,宣布寬帶普及提速工程正式啟動。三基礎電信企業公布了各自的提速計劃和目標,16家互聯網企業向互聯網業界發起了參與工程、積極投入、改善用戶體驗的倡議。
不過,遺憾的是,跟運營商們漂亮的口號相比,各地的用戶卻陸續傳出“假提速”“被提速”,甚至“假免費真斂財”的抱怨。
寬帶戰略的推進,需要國家的整體性引導和布局,需要政府的協調,需要多方力量的合作
寬不寬,假不假,貴不貴?
“中國絕大部分互聯網用戶在使用‘假寬帶’”,“中國內地網民實際每月為1Mbps寬帶的支出是越南的3倍、美國的4倍、韓國的29倍、中國香港的469倍。”——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
“2011年第四季度世界平均網速同比提升了39%,達2.7Mbps,中國大陸以1.4Mbps的網速排在第九十名。”——全球最大的CDN服務商美國Akamai公司。
去年底以來,上述兩個調查報告先后出爐,極大觸動了公眾的神經,盡管有研究機構和研究者對其測算標準提出了質疑,但輿論依然直指中國“寬帶不寬”,是“假寬帶、貴寬帶”。
“根據國際研究,互聯網帶寬使用上,運營商所宣稱的速率和網民所感知的速率都會有一個折扣。”工信部電信經濟專家委員會秘書長陳金橋日前在做客人民網訪談時解釋。不過,陳金橋也坦言,與國外(特別是英美等國)相比,我國運營商宣稱速率與實際速率差距相對大一些。
“客觀上,我國寬帶發展水平與我國發展階段和在全球中的位置是基本適應的”,工信部電信研究院總工程師余曉暉說。在他看來,由于民眾的比較對象是發達國家,尤其是美國和我國周邊國家(如韓國),恰好是寬帶表現突出的國家,因而對比更為突出,感知落差更為強烈。
然而,帶寬不僅與網民的下載速度相關,更是國家經濟成長、產業躍升的重要基礎性力量,是國家戰略基礎設施。“抓寬帶就是抓時代機遇,就是占領制高點,寬帶是在網絡空間維護國家主權的堅實后盾。”工信部電信研究院院長曹淑敏表示。
在我國,寬帶建設已經提上日程。十一屆人大五次會議審議通過的《關于201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提出,“實施寬帶中國戰略,啟動寬帶上網提速工程”。
按照日前出臺的《通信業“十二五”規劃》畫出的藍圖:到“十二五”末期,我國要實現寬帶接入用戶超過2.5億戶,接入帶寬能力城市家庭平均達到20M以上,農村家庭平均達到4M以上。 上一頁1 23 下一頁
推薦閱讀
“客觀上講,我國寬帶發展水平與我國自身的發展階段和在全球發展中的位置是基本適應的,與發達國家距離持續拉大的趨勢已被扭轉。”工信部電信研究院總工程師余曉暉說。工信部部長苗圩指出,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寬帶>>>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寬帶免費提速:藍圖雖美但是一條漫長寬帶路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0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