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消息,華為公司今天公布了業務架構調整之后的首份年報。2011年,華為營收達到2039億元,穩居全球第二大電信設備商地位,且與愛立信的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
華為2011年年報顯示,經國際會計師事務所KPMG獨立審計,2011年華為銷售收入達2039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1.7%;凈利潤為116.5億元,同比下降52.9%。截至2011年12月31日,華為持有可用現金流為572億元。
與愛立信收入差距縮小
按照收入規模計算,華為仍然保持全球第二大電信設備商的地位。
根據其他幾大設備商此前公布的收入,愛立信2011年實現銷售額2269億瑞典克朗(約合213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2%;阿朗在2011年實現銷售額156.96億歐元(約合1308.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9%;諾西在2011年實現銷售額140億歐元(約合116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4%。
比對上組數據,華為在收入規模上仍低于愛立信,但高于阿朗、諾西。更重要的是,華為與全球排名首位的愛立信的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若不計匯率變動影響,雙方的年收入差額由2010年的293億元縮小至2011年的不足百億元。
華為年報顯示,華為2011年在企業業務、消費者業務領域均實現較快增長。
年報數據顯示,2011年,華為的運營商網絡銷售收入達到1501.45億元(其中電信服務收入占23%),同比增長2.98%;企業業務銷售收入達到92億元,同比增長57.1%;消費者業務收入達446億元,同比增長44.3%,整體終端出貨量接近1.5億臺(其中手機發貨5500萬臺,智能手機發貨量近2000萬臺)。
單就來自運營商市場的收入比較,華為與愛立信仍有一定差距。2011年,愛立信來自網絡設備的收入為1324億瑞典克朗、電信專業服務收入為839億瑞典克朗,也就是說,愛立信來自運營商市場的總收入為2163億瑞典克朗(約合2025億元人民幣)。
按區域劃分,在華為去年的銷售收入中,國內市場實現銷售收入655.7億元,同比增長5.5%;國外市場實現銷售收入1384億元,同比增長14.9%,國外收入占比約為68%。
新業務運營投入加大
不過,在全球電信設備行業整體低迷的大環境下,華為的收入增速也正在放緩。數據顯示,華為2011年的收入增速已由2010年的24.2%下滑至11.7%。
另一方面,在業務架構調整、投身全業務運營之后,華為加大了部分新業務的運營投入,使其2011年凈利潤同比下降(2010年為247億元)。
華為稱,這是華為治理架構和業務架構調整之后的必經階段。2011年初,華為宣布成立運營商網絡業務、企業業務、終端業務等四大獨立的業務集團,分別設置各自的經營管理團隊(EMT)。
據了解,華為在去年初進行上述業務架構調整,是出于對未來收入持續增長的考慮,也是對現有電信運營商市場增長空間的擔憂。華為公司認為,多年來為華為創造了高額收入的運營商業務,雖然還會在未來幾年內保持持續增長,但增幅將不及此前。
因此,與其他電信設備廠商一樣,華為也需要尋找新的增長空間。不過,與愛立信終止終端業務、大力拓展電信專業服務不同,華為正在鞏固原有運營商業務的基礎上,試圖通過終端和企業業務創造新的增長動力。
華為年報顯示,盡管華為2011年銷售收入中約有三分之二來自于電信設備制造,且這一比例遠超同年愛立信在該領域的收入占比,但華為正在起步并不斷壯大的新業務(包括企業業務、終端業務)使該公司的收入結構得以優化。
推薦閱讀
“全球手機行業正在大洗牌,只有少數幾家才能存活,其余都將被淘汰。”一家國產手機企業負責人如此表示。近日,蘋果公司市值再創新高,但在蘋果公司一家獨大的情況下,其他國際品牌智能手機廠商幾乎都進入洗牌階段,>>>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華為去年營收與愛立信收入差距縮小 新業務運營投入加大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0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