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時隨地的拍照、發微博、查信息,智能手機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但智能手機帶來無限便利的同時,如何防泄密也成了智能手機時代大家關注的熱點。近日有網友微博爆料,自己原本已經刪除的手機“私密照”竟然又出現了,而一個小偷因為沒有注銷失主iCloud賬號,竟然把自己的信息同步到失主賬號。信息安全專家表示,如果在使用中不謹慎,智能手機造成的信息泄露可謂無處不在,而有數據顯示,在惡意軟件特征方面,隱私竊取類以24.3%的感染比例位居首位。
蘋果平臺:使用iCloud忘注銷
專家表示,造成蘋果手機隱私泄露的原因之一是:用戶存在一些帶有安全隱患的使用習慣,如很多蘋果用戶現在都在使用iCloud,但卻在同步數據后忘記及時注銷其在iCloud的登錄信息,這就導致其實際默認仍處于可自動同步的狀態中,一旦手機丟失,黑客只需重新同步,便能將數據讀出。
原因之二:專家表示,有黑客通過預設虛假的Wifi站點,引導用戶接入并盜取隱私,如果此時用戶手機不慎接入到了這一危險網絡環境中,通過手機同步的信息都可被黑客截獲。
原因之三:蘋果iOS上的隱私竊取軟件相對較少,但也存在黑客通過植入惡意軟件,讓用戶下載應用而竊取隱私的情況。
安卓平臺:泄密主要因惡意軟件
專家稱,在安卓平臺下,隱私泄露的原因則更多在于手機不慎感染了包含隱私竊取行為的惡意軟件,據某公司《2012年第一季度全球Android手機安全報告》的數據顯示,目前有超過30%的惡意軟件存在盜取隱私的能力。2011年下半年,其曾截獲一款名為“竊聽貓”惡意軟件,其可在植入手機中,全程監聽用戶的手機通話記錄,直接導致用戶關鍵隱私泄露,數據顯示,其累計感染手機超過20萬部以上。
專家透露,在安卓平臺下,黑客可編寫一組設定程序在植入手機并運行時,觸發聯網并轉向到某一特定網絡服務器的數字編碼(惡意代碼),將其通過加殼工具植入到某些熱門應用并重新編寫簽名后誘騙用戶安裝,如果用戶安裝并運行惡意應用軟件,黑客就可以把包括用戶的短信、通訊錄等,通過聯網空隙上傳到指定站點中,而黑客通過遠程服務器,獲取用戶隱私信息。
隱私竊取類感染比例居首
目前智能手機信息泄露情況到底如何,手機安全報告顯示,2012年一季度,該公司查殺到Android手機惡意軟件3523款,相比2011年4季度增長3.3%,同比2011年一季度增長247%。直接感染Android智能手機412萬部,相比2011年4季度增長90.7%,同比2011年一季度增長200%。
在惡意軟件特征方面,隱私竊取類以24.3%的感染比例位居首位,遠程控制、惡意扣費、系統破壞類、資費消耗類則以22.6%、21.5%、11.7%、8.4%的比例位居其后。專家表示,目前存在一個惡意軟件有多個行為特征現象。2012年初,截獲多款具備盜取用戶地理位置能力的惡意軟件。 上一頁1 23 下一頁
推薦閱讀
一份來自HeavyReading的報告顯示,隨著移動運營商們部署LTE網絡,他們將需要更新其網絡安全戰略,因為來自公共互聯網和新應用程序的攻擊造成的威脅正日益增加。 一份來自Heavy Reading的報告顯示,隨著移動運營商們部>>>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0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