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制:能否適應移動互聯網環境?
電信運營商平臺開放是大勢所趨,但是如何突破體制困境,從目前看依然前景不容樂觀。樂觀的看法是運營商可以被植入互聯網基因,借助平臺開放實現價值再造;悲觀的觀點則是無法沖破體制困境的運營商可能會使平臺開放重蹈夢網當年的覆轍。
這些困境我們可以從用戶隱私、利潤與風險共享、網絡能力因過度管制的低值化趨勢進行分析。
在這方面,中國電信和沃達豐可以給我們很多啟示。
2012年3月27日,中國電信發布天翼開放平臺,宣布將在網絡平臺、支撐平臺和業務平臺三方面提供第三方應用的對接。用戶賬號、電信能力、數字內容、位置信息、商戶信息是中國電信開放能力的內容主體。
在電信能力上,中國電信特別強調了將“短信、彩信、定位、支付、天翼賬號”等特色能力開放給第三方應用,同時在未來規劃中,其開放平臺還可以部署第三方的能力。
鼓勵開發者多開發面向移動互聯網的創新應用成為天翼開放平臺的關鍵訴求。
其實在開放能力方面,國外運營商早有實踐,最典型的當屬沃達豐的能力開放平臺Vodafone 360,其開放的能力包括計費、CRM、位置信息、分發、客戶關懷等,其中終端、網絡、計費及定位是沃達豐重點開放的能力。
但市場并沒有熱切地回應沃達豐的良苦用心,而來自沃達豐內部的爭議也使得開放戰略的收效并不明顯,最終于2011年10月18日宣布平臺關閉。
這從另一個角度說明,盡管平臺開放是一個運營商彌補自己業務創新能力不足的選項,但能否適應移動互聯網的環境,尤其是在機制上能否適應移動互聯網的應用環境,則是運營商平臺能力開放成功的關鍵。 上一頁1 234 下一頁
推薦閱讀
美國通信運營商VerizonWireless公司首席財務官弗蘭·桑莫(FranShammo)在該公司昨日發布2012年第一財季報告后表示,Verizon將加大對搭載微軟下一代操作系統Windowsphone8手機的營銷力度,以促使Windowsphone手機成為蘋>>>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運營商平臺開放面臨體制困境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0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