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價格涉嫌操縱 產品頻現爆炸事件
打印機內置加密芯片、手機價格操縱、一系列的產品“爆炸門”……三星在出現接二連三的負面事件后,不僅沒有反思,反而卻大肆宣揚自己的“豐功偉績”。作為一家跨國企業,三星正逐漸在尋求商業利益最大化的道路上與消費者的利益背道而馳。
哄抬價格屢罰不止
近日,韓國公平貿易委員會(FTC)宣布,對三星電子等多家廠商處以453億韓元的罰款,原因是這些企業哄抬手機價格,合謀欺騙消費者。
FTC稱,三星等廠商和當地運營商合謀抬高手機價格,然后再進行廣告宣傳,稱已經為消費者提供了價格優惠。據了解,FTC因三星電子涉嫌阻止調查官進出、銷毀材料、提供虛假材料等行為,向其開出韓國史上最高的4億韓元罰金。
三星新主打的Galaxy S II上市沒多久就發生了爆炸事件,讓消費者不寒而栗。
事實上,這不是三星第一次以身試法。近年來,三星涉嫌在包括面板、內存等領域操縱價格遭遇多個國家和地區相關部門的罰款。
早在2010年,同樣因為涉嫌操縱價格,歐盟對包括三星、英飛凌等內存制造商開出總額3.31億歐元的巨額罰單,其中三星被罰款1.457億歐元,是所有被罰公司中受處罰最重的一家。去年11月,韓國反壟斷監管機構對10家亞洲液晶面板制造商罰款1940億韓元,其中受罰最高的仍是三星電子及其海外分公司,罰金達972億韓元。
中國家電商業協會營銷委員會副理事長洪仕斌表示,三星一方面在引領著全球消費電子產業的技術方向和產品趨勢,形成對市場的話語權和控制權;另一方面為追求市場利益最大化,利用市場支配地位操縱液晶面板、內存芯片等產品的價格走勢。這種做法缺乏商業道德,三星正與消費者的正常利益背道而馳。
爆炸事件頻頻發生
不僅產品價格有水分,三星的產品質量同樣讓消費者不放心。日前,三星熱賣機型Galaxy S II傳出手機電池爆炸事件。一名韓國學生把三星Galaxy S II手機電池放在褲口袋中,結果發生爆炸。三星表示,目前已經回收了事故手機的電池,正在進一步了解爆炸的原因。
此前不久,美國俄亥俄州一女性消費者,家中一臺已經關閉的新的三星電視機玻璃底座發生爆炸。三星當時表態稱,會認真地對待這個問題。
如果說三星對上述兩件事故還有些責任心的話,那么為何對待在中國市場銷售的產品卻又是另一番態度。最為典型的一次事例當屬三星對開門冰箱爆炸事件。期間韓國某公寓的一款2006年產的680升Jiperu牌對開門冰箱發生了冰箱門飛脫現象,三星電子立即宣布將對Jiperu品牌的對開門冰箱采取為期3個月的自愿性召回措施。然而三星卻對中國市場的相關產品召回采取了與國外市場截然不同的方式,不僅召回行動遲遲不予公布,甚至不公開在中國涉及爆炸隱患產品的型號,引發了消費者的強烈不滿。此后,迫于輿論壓力,三星才遲遲宣布在中國召回6個型號的3.2萬臺存在爆炸隱患的對開門冰箱。 上一頁1 23 下一頁
推薦閱讀
3月中下旬開始,杭州快速公交B1線全程覆蓋了移動的4G網絡。B1線全程覆蓋4G網絡并讓乘客免費體驗,這是中國移動自主研發的4G(TD-LTE)技術加快建設發展、擴大試驗規模、加速市場化進程的信號。作為TD-LTE的主導運營商,>>>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0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