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云計算已經成為三大電信運營企業應對ICT融合趨勢,擺脫淪為管道服務提供商的利器。而對于云計算的投入,三家運營商也是毫不含糊,涵蓋了從最底層的大規模數據中心的建設,到上層的云管理平臺,再到直接面向用戶的云主機、云存儲和彈性計算等諸多服務形態。
但這些只是在原有體制體系下的產品技術革新,電信運營商是否具有玩轉ICT市場的“基因”?作為在數據中心和基礎網絡上資源最為雄厚的一家運營商,中國電信在繼去年率性發布完整云計算戰略后,又單獨成立專業云計算公司,統轄管理全國各省的云計算業務。顯然,中國電信是希望通過體制革新,來獲取云計算時代的新動力。
但也就是中國電信的“吃螃蟹”,圍繞著公司定位、業務類型和人員配備等熱點話題,云計算公司的種種猜測一度甚囂塵上。但在日前召開的“2012中國數據中心產業發展大會”上,伴隨著云計算公司首任總裁謝朝陽的正式露面,中國電信云計算公司開始揭開其神秘的面紗。
履新
對于熟悉國內電信運營市場的人士來說,謝朝陽這個名字稍微有些陌生。“這個名字已經有20多年沒有怎么用過了,我這次從美國回來,就是負責運營中國電信單獨成立的云計算業務部門。”謝朝陽如此說道。雖然離開中國多年,但謝朝陽還是能夠寫出一手不錯的漢字。
之前就曾有媒體報道,云計算公司總經理一職將由某位千人計劃引進的高級人才擔任,而副總經理一職則會由一位即將退休的總部二級部門女總經理擔任。而伴隨著謝朝陽的履新,之前圍繞著云計算公司如何定位、如何運作、與其他部門的關系等關鍵問題也都告一段落。
在謝朝陽看來,中國電信云計算業務的發展在業界還是比較早的。“我們在09年正式啟動天翼云計算計劃,到2011年就完成了上海、廣州、四川等六個城市的試點和資源池的部署。再有將要建成位于內蒙古,可能是國內最大的云數據中心在內蒙古。”而在新的架構之下,中國電信云計算公司主體業務主要包括IDC和CDN,以及基于這些IT基礎資源所衍生的云主機、云存儲等服務。
“雖然我們是一家新公司,但我們已經背上指標了。”謝朝陽說道。僅以中國電信傳統的IDC業務為例,該業務在2011年實現收入是43億元,而今年的預計則是60億元。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日前有網友爆料稱,自己的聯通手機接到了一條飛信的好友邀請,另有消息稱近飛信近期將有較大動作,或整合飛聊部分功能,進一步開放注冊范圍。而中國移動客服人員對表示,暫未接到飛信進一步開放注冊的消息,目前仍只>>>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0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