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左川)北京郵電大學曾劍秋教授曾說過:“3G的發展肯定需要規模效益……到2013年,我們中國的3G用戶要達到4500萬戶,這樣就形成一個規模效應”。目前,中國3G用戶規模的確在迅速擴大。伴隨著國內智能手機的不斷普及,在三大運營商的力推下,千元智能手機陣營也日趨龐大,并呈交叉重疊之勢。
IT商業新聞網記者獲悉,最早提出“千元智能機”概念的中國聯通近日發布了2012年智能終端全局戰略,將主推1000-2000元價位的中端智能機,同時,將“千元智能機”概念再次升級。聯通此舉可意在完善、豐富產品體系,加強對3G市場的掌控。而中國電信在千元智能機上也動作不斷。
三大運營商被動推廣3G 千元智能機陷惡性循環
另外,中國移動于今年啟動了“大塊頭有大智慧”的終端戰略,推出了各種不同價位段的大屏手機,而千元大屏手機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記者了解到,中移動已于近日集合多個手機廠商推出多款千元大屏智能手機,包括酷派、海信等廠商均參與。
這標志著電信運營商在竭力擺脫對于蘋果手機iPhone的依賴。三大運營商均熱衷手機深度定制,然而,提高定制產品質量、著重用戶體驗才是關鍵。運營商應將用戶市場進一步細分,進行差異化競爭;同時,還應警惕來自互聯網企業的威脅,持續創新,避免管道化。并且,國內運營商似乎已陷入了一個發展悖論,即用戶數量的增長與收入規模的增加并未匹配,這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智能手機是搶占移動互聯網的入口,三大運營商均虎視手機終端。目前由三大運營商定制生產的手機每年約有幾百款,年出貨量超過一億臺。高端智能手機市場以蘋果、三星等國際品牌為主,千元智能機市場以國產品牌為主,主要有華為、中興、酷派等。同一手機廠商也會與不同運營商展開定制合作。終端銷售上,三大運營商通過集中采購、銷售、話費補貼等手段,更深入地介入終端的設計、開發和驗收過程。賽諾咨詢數據顯示,2011年前9個月,三家運營商補貼規模達440億,全年預計不少于600億。 上一頁1 23 下一頁
推薦閱讀
《固定寬帶接入速率測試方法》行業標準報批稿日前已完成編制,開始公示。據悉,本標準是《寬帶網絡服務質量及評測方法》系列標準之一,工信部電信研究院、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等單位參與起草。 《固定寬帶接>>>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0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