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洛普似乎早已習慣了在公眾面前把諾基亞定位成一個挑戰者。3月28日,諾基亞把Lumia800C的發布會擺在了北京永定門前。不出所料,他上臺的第一段話就是這個曾經被摧毀,但又得到重建的偉大建筑對于諾基亞的寓意。“我們也在重塑著自己,要知道,這家公司已經在中國成長了26年,它已經經歷了太多。”艾洛普毫不掩飾自己的激動。因為距離去年2月他宣布和微軟達成戰略合作之時,已經過去了整整一年。在這期間,蘋果發布了一款手機和兩款平板電腦,Android的新品更是讓人目不暇接,而諾基亞在中國嚴格意義上只有一款N9,更何況還不是Windows Phone(簡稱WP)的產品。
所以說,這一刻他等了太久。即便是一些聲音繼續唱衰這款產品,而且它也的確沒有表現出足夠的市場統治力,當然更重要的是,諾基亞已經第二次發布了利潤預警。但很顯然,Lumia系列的亮相還是讓人眼前一亮。
簡單地說,諾基亞需要保留一個挑戰者的資格,雖然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它已經淡出智能手機主戰場那么久了,現在的生態鏈和游戲規則早已不是它所熟悉的。
這一年
如今看來,選擇與微軟合作這個曾讓艾洛普背上“臥底”罪名的決定并不那么“壞”,尤其是Android市場現狀暴露出的問題看似是他早就預料到的。三星的市場份額正在逼近蘋果,但利潤規模卻遠遜于對手。這是一個尷尬的問題,設備廠商的利潤額有可能會持續下降。因為平臺提供商和運營商才是真正的權力擁有者,而隨著同質化競爭的加劇,尤其是新興市場“千元智能機”的沖擊,很多大牌OEM廠商不得不面臨盈利的難題。
反過來看諾基亞,艾洛普的邏輯其實很有針對性。首先,Android生態圈幾近飽和,諾基亞其實已經錯過了進入的最好時機。如果強行進入,理想狀況下會帶來一波升勢,但只會逐漸淪為一個純粹的OEM廠商,這與艾洛普對諾基亞的定位大相徑庭。
其次,微軟開的價碼想必要高于谷歌,雖然沒有太多公開的資料去佐證,但據諾基亞的財報顯示,2011年第四季度,微軟支付了2.5億美元的“平臺支付費”,此外諾基亞使用WP系統的版權費是15美元,而其他廠商至少要付20美元(中興甚至需要支付27美元)。 上一頁1 2345 下一頁
推薦閱讀
“中國寬帶用戶全球第一”絕非榮耀,而是一種鞭策,當然,也可以看作是一次中國寬帶轉型升級的良好契機。中國寬帶既然擁有了“用戶全球第一”的稱號,理所當然要拿出樹立新形象、打造真寬帶的決心和勇氣,讓廣大用戶>>>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諾基亞巧妙利用中國電信 力保挑戰者資格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0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