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還不到兩年,全國銷售渠道總代理商(下稱”國代商“)愛施德(002416.SZ)便出現了業績的“變臉”。4月10日,愛施德發布2011年年報顯示,期內實現凈利潤3.59億元人民幣,同比下滑39.82%——這是愛施德自2010年5月上市以來,首度出現的年度業績滑坡。
而一個值得關注的事實是,愛施德在去年期內獲得的政府補助達9168.1萬元。若扣除政府補助等非經常性損益項目對利潤的貢獻,愛施德期內凈利潤為2.92億元人民幣,同比下滑47.58%。公司在年報中解釋為:“錯失了部分國產品牌與運營商的合作機會,同時,公司及時調整產品結構,對非智能手機庫存進行快速清理。”
據本報記者了解,受累于主力代理品牌的渠道直供,以及“被迫”向四至六線市場渠道拓展而導致成本費用的增加,過去的一年,愛施德的利潤備受擠壓。
愛施德的困境并非行業特例,另一大國代商——天音控股(000829.SZ)發布2011年業績預告顯示,期內凈利潤下滑高達84%。“智能手機時代,運營商對渠道的主導作用加大,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渠道產業鏈的價值再分配。”賽諾市場研究機構副總經理鄧奎斌對此分析。
在此背景下,愛施德這些曾在功能性手機(指非智能手機)時代,憑借強大的渠道能力崛起的國代商們,正面臨一場空前挑戰。
庫存之壓
4月11日,漢口大智路數碼港,這是華中最大的手機批發零售市場,擺設在柜臺的,是各式品牌的智能手機——而僅在兩年前,功能性手機還是數碼港的“主角”。
賽諾數據顯示,2011年國內手機總體市場規模達2.16億部,比2010年增長13.68%。其中智能機的增長速度超過了整個行業的增速——2011年國內智能手機市場規模達7844萬臺,較上年增長了150.85%。
對于愛施德等傳統手機國代商,智能手機市場的崛起,卻帶來了功能性手機的庫存之壓。“智能機成為市場熱點,功能性手機則出現滯銷。”在大智路數碼港市場,一位與多家國代商有過合作的地方代理商透露,自去年開始,包括愛施德、天音控股等大型國代商,都在大規模清理功能性手機的庫存。 上一頁1 234 下一頁
推薦閱讀
微軟梁念堅離職、小米盛大阿里爭推低價手機業者指責坑用戶、華為遇阻事件發酵商務部長稱澳方決定難服眾、Android專利戰:倪光南稱背后存在利益競爭、索尼大幅裁員止血減虧平井一夫懷恨三星、國內現嚴重斷網疑與運營商>>>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愛施德業績變臉 成國代商面臨挑戰縮影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1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