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亞太區商用LTE的領先國家之一,國內已有四家運營商推出了商用服務,日本第二大移動運營商KDDI也計劃在本月晚些時候商用LTE。
2010年12月,日本領先的電信運營商NTTDoCoMo成為國內首個推出LTE服務的運營商,前不久NTT DoCoMo宣布,自推出LTE智能手機后,新增用戶大幅上漲,目前LTE用戶已經突破了200萬。日本其他兩家運營商軟銀和eMobile也先后商用了LTE,日本計算機服務公司IIJ(Internet Initiative of Japan)租用NTT DoCoMo的網絡,作為移動虛擬網絡運營商也推出了LTE服務。
4G業務比3G定價低
NTT DoCoMo的LTE業務定價及打折推廣活動相對比較復雜。其業務品牌為XI,有兩款平價數據套餐:“Xi Packet Flat-rate”和“Xi Packet Flat-Rate Double”。
LTE業務推廣初期,DoCoMo給出了優惠折扣,“Xi Packet Flat-rate”在今年4月份前,每月僅需支付4410日元(約50美元),優惠期過后,即今年5月份開始,用戶需每月支付5985日元(約72美元)。
相比之下,NTT DoCoMo的4G LTE價格明顯低于3G套餐,其中一項3G FOMA套餐,月資費也是5985日元,但下載速率僅為7.2Mbps。
軟銀在LTE推廣期間推出了不限流量的數據套餐,推廣期過后,用戶的數據流量超過5GB后,速率將下調到128kbps,或者選擇增加費用繼續使用4G速率,每2GB的流量價格為2625日元(約32美元)。5GB的月資費定價也很低,用戶簽署兩年期合同,價格為4980日元(約60美元)。
日本第三家商用LTE的運營商eMobile,提供的下載速率也在75Mbps左右,月資費為3880日元(約47美元),而且eMobile為了使自己的LTE業務資費區別于其他運營商,推出的是不限流量的套餐,不過據了解,eMobile的 LTE業務采用了節流政策。
IIJ的資費定價則更為謹慎,下載速率在128kbps的套餐為945日元,較為高端的套餐下載速率為75Mbps,月資費為2940日元(約35美元),流量上限為1GB。這家移動虛擬網絡運營商僅提供數據業務,出售的移動路由器價格為24780日元(約297美元)。
低價策略不可持續
盡管LTE被大多數運營商定名為4G,但很明顯的一點就是,其定價策略仍然沿用3G模式,重點強調速率和容量,雖然這兩點僅是決定整個移動互聯網服務體驗的一小部分因素。
和日本運營商定價策略相同,將4G LTE服務定價低于3G的運營商不在少數,比如美國運營商Verizon,其LTE業務的數據流量每月支付50美元可享有5GB的下載流量,這比Verizon的3G業務每月資費少了10美元。
有分析師已經斷言,眼下如此誘人的LTE定價,從長遠來看,不可能長期保持比3G業務便宜。
而且運營商的分層定價設計過于復雜,特別是NTT DoCoMo,分析師認為,隨著LTE市場上更多競爭對手的加入,未來將迫使運營商修改目前看起來撲朔迷離的分層定價套餐。
推薦閱讀
安全廠商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全年,其為7000萬用戶攔截的垃圾短信總量已突破100億條。如按此數據測算,預計全國近10億手機用戶全年實際遭受的垃圾短信在千億條左右的規模。 【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齊騰)工業和信>>>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1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