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人在街上行走時都碰到過路人“買手機不?”的詢問,如果稍有遲疑便會有不少人圍上前來紛紛議論。而在這個由二手手機兜售場景遮掩下的騙局背后,串聯著手機“偷竊”、“銷贓”、“制假售假”等不法行為。
目前國內二手手機市場尚未形成規范模式,沒有相關的法律對二手市場經營進行具體的行為約束,同樣也沒有相關法律維護購買二手商品顧客的相關權益,更沒有權威的部門接收二手商品購買者的投訴。這就給眾多奸商以及不法分子有機可乘。
二手手機“黑市”泛濫
目前我國手機用戶數已突破10億,龐大的市場需求衍生出了混亂的二手手機交易市場。這中間到底存在著怎樣的黑色利益鏈呢?在手機行業中,二手手機問題由來已久。從二手手機的交易過程到手機的使用,其中更是摻雜了盜竊、強買強賣、制假售假等違法行為。
雖然國家有規定,舊貨市場回收手機時要登記,但是記者走訪福州東街口的幾家二手手機回收店,大部分店主并不知道回收二手手機需要進行登記。他們從事這一行業的門檻很低,只需擺一個攤點,掛上回收二手手機的牌子即可。從與店主的對話中,記者了解到,部分二手手機回收店對路邊回收手機,翻新后柜臺銷售的做法直言不諱。相對正規的二手手機回收尚且如此,在二手手機交易的潛在市場,強買強賣的現象已不是個案。二手手機回收店店主對記者坦言:街上拿著手機見人就推銷兜售的人根本就是騙子。拿給你看的是真機,價格很便宜,但是當你掏錢準備交易的時候就會給你換成手機模型,身旁還有不少同伙,只要掏出錢來不買也得買。二手手機交易甚至已演變成了詐騙、搶劫,可見,二手手機市場的這灘水有多深。
二手手機交易的問題還不止于此,伴隨二手機市場的迅速升溫,售后缺失、手機來源不明、二手機被當作全新機銷售等行業潛規則也逐漸浮出水面。
二手手機存諸多隱患
此前有媒體采訪一位手機維修工,該工人就直言,市場上流通的二手手機很大一部分為翻新機。商家回收二手手機后,對款式較新或是較流行的機型進行外殼更換、拋光、打蠟,然后再出售。對一些故障機器,有的商家會對其進行拆解和部件重組,質量堪憂。
花幾百塊錢就能買到一款八成新的名牌手機,這樣的事情在二手手機市場并不少見,但在手機廉價的背后卻暗藏著諸多風險和陷阱。即便是通過相對正規的二手手機回收店進行交易,買的二手手機用不到兩天,就經常沒信號,經銷商常稱二手手機是“一錘子買賣”,不退不換,維修也得交錢。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對于廣電而言,C-DOCSIS標準的頒布具有重要意義,它結束了廣電雙向網絡改造長期的標準之爭,有利于廣電行業在三網融合中實現更大的發展。而在這個意義之外,產品化與產業化進程才是重點。 從2010年試點規模的12個城市>>>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二手手機黑市泛濫 整治亂象需多方聯動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1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