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王嵐)隨著Android手機操作系統的普及以及手機芯片成本的降低,智能手機的門檻被逐步降低。根據賽諾市場研究機構的統計,2011年,中國市場銷售了7400萬部的智能手機,接近2010年全年總量的三倍。
《第一財經日報》援引一位業內人士的話說,“中華聯酷”仍然是和運營商合作的主流品牌,今年國際品牌也會有所動作,如摩托羅拉、三星等,但是從價格上去看,國際品牌始終難敵國內品牌,未來千元智能機將從700到1500元的價位向400到700元邁入。
“千元智能機的低價化趨勢主要歸結于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智能手機芯片方案技術的成熟,成本的降低;二是智能機從一二線城市向三四線城市的滲透,千元智能機對一線城市消費者的吸引力有限,三四線城市消費者的心理預期價格有限。”賽諾市場研究公司分析師杜娟說。
她認為,由于國際廠商更多地選擇直供模式,國代商被迫向下級市場發展,而智能機利潤率的下跌導致了國產品牌省代生存困難。“可以說未來渠道集中度將明顯提升,大量中小代理商即將出局。”
而另外一種渠道——電商渠道開始被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所注意,已經超過商超和IT渠道成為第五大智能機購機渠道。
推薦閱讀
目前有最新消息稱,小米手機低配版或與臺灣聯發科(MTK)進行合作,以促使生產成本的進一步降低。 據此前報道,小米公司或將推出899元低配版小米手機,該消息一經發布便受到業界的高度關注。目前有最新消息稱,小米手>>>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國內四大廠商靠低價手機成為運營商新寵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1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