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6日,距離雷軍重返金山CEO的寶座剛過去一個月。在798藝術中心北京會所的舞臺中央,雷軍身穿黑色T恤和深藍色牛仔褲,帶著“一款頂級智能手機”,對臺下八百多名聽眾講述其誕生歷史。
那天,他的身份是小米科技CEO。而這場震撼全場的新聞發布會,一直被人們定義為雷軍和小米手機的一場“脫口秀”。之后的半年內,他頻頻出演。
當天現場還播出了一個短片,一幫中國互聯網的風云人物齊聚一堂。樂淘網CEO畢勝、多玩網總裁李學凌、金山網絡CEO傅盛等人,一起摔掉手里的蘋果手機,高呼“我們要小米!”當晚,“小米限量版工程機”的預售隊伍,排了一百多米。
于是,小米手機憑借“雙核1.5G、1G大內存、1930毫安大電池、800萬像素攝像頭”等頂級配置和低于2000元的價格而備受矚目。從2011年10月20日發售起的2個月內,小米通過網絡售出30萬部手機。12月18日市場開放購買后,3小時就賣出了10萬部。
雷軍和他的小米創造了互聯網公司制造手機另類的奇跡,夸張、喧鬧且營銷氣十足。
雷軍似乎信心十足,“到目前為止,小米依然是2000元以內網速最快的手機。”性價比成為了消費者對小米手機最重要的一項認知,這種簡單、直接的認識讓小米在宣傳與銷售上有了很大的優勢。
為此,小米一路上輾轉騰挪,演繹命運坎坷戲碼及不斷傳遞驚喜。雷軍攤子越鋪越大,饑餓營銷法被指控為障眼法,同時被貼上“炒作、忽悠”等標簽。在眼花繚亂的表象下,整個小米團隊其實承擔著相當大的壓力。沒有一個嬰兒一夜就長大成人,在高速成長的背后,小米可說是竭盡全公司之力。
所幸,小米贏得了第三輪9000萬美元的融資。業界認為,只要庫存達到15萬臺就有可能讓小米公司關門。整條手機產業鏈尤其是硬件端的漫長,決定了現金流實為重中之重。現金流決定了小米必須要走的路只有8個字:保守生產、極致銷售,盡量減少庫存量從而抵御風險。由此再看小米的成長之路,就可以理解為什么會出現近乎夸張的缺貨現象。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臺灣“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蘇衡日前表示,臺灣原定于2015年發放的LTE牌照,最快將于2013年7月發放。 據臺灣媒體消息,臺灣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蘇衡日前表示,臺灣原定于2015年發放的LTE牌照,最快將于>>>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小米雷軍創造另類奇跡 背后承擔巨大壓力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1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