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移動智能終端儼然成為當下最火爆的市場,但不少企業仍選擇繞道而行。愛立信公司也在近期加入了退出的行列。
2月29日,愛立信CEO衛翰思(Hans Vestberg)及幾大業務部門負責人齊聚MWC(移動世界大會),共同宣布了公司正在轉型的新方向。“我們希望做到三個第一,現在我們已經是移動寬帶和電信服務領域的第一,希望未來成為運營支持系統/業務支持系統的第一。”衛翰思說。
這并不是這家老牌瑞典通信廠商第一次宣布轉型。上世紀80年代,在通信業從模擬系統階段進入數字階段,愛立信的中心隨之由固定電話系統向移動通信系統轉移。在2000年開始的通信業滑坡后,瑞典人再一次將核心業務作出調整。2012年2月,當索尼公司宣布以10.7億歐元的價格收購愛立信持有的索愛50%的股份后,愛立信又一次迎來了轉型期。
在過去的2011年,隨著智能手機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市場格局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方面是蘋果的春風得意,及三星、HTC的異軍突起。另一方面,以摩托羅拉、諾基亞為代表的老牌通信廠商則飽受煎熬。年初,摩托羅拉正式拆分,無線業務以12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了諾基亞西門子通信公司(以下簡稱“諾西”),移動業務則被谷歌收購。諾基亞則宣布放棄Symbian及與英特爾合作推出Meego系統,轉投微軟懷抱。
風云變幻的移動互聯網浪潮,正成為昔日手機巨頭們共同的考驗。
退出手機市場
數據顯示,愛立信在2G手機時代擁有2G/GSM領域40%的市場份額以及2.5G/GPRS領域近50%的市場份額,是當時無可置疑的業界領導者。3G時代,它與日本索尼成立的索尼愛立信(以下簡稱“索愛”)品牌手機,也曾輝煌一時。
2007年,憑借P1手機,索愛初步建立起在智能手機市場的地位,并且與諾基亞一起成為Symbian系統的主要支持者。數據顯示,當時索愛在全球的市場占有率是10%。同期,諾基亞和摩托羅拉的占有率分別是30%和15%。 上一頁1 2345 下一頁
推薦閱讀
發改委昨日表示,將聯手工信部開展“寬帶中國戰略”研究工作。根據工作計劃安排,發改委、工信部將會同財政部等部門于今年5月形成“寬帶中國戰略”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6月左右上報國務院審定。 【IT商業新聞網訊】(>>>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1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