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廣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天河科技園內的民營高科技企業——廣東宜通世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宜通世紀”)的首發申請去年12月中旬即通過監管部門審核,擬發行2200萬股,躋身創業板。目前該公司仍未啟動發行工作。從其招股說明書(預披露)看,該公司存在諸多問題,如過度依賴大客戶,個別大客戶同時也是競爭對手,公司本次募投項目的盈利能力也受到質疑,更嚴重的是,該公司下屬子公司還存在稅務違規的風險。
過度依賴大客戶風險高
宜通世紀主要從事通信軟硬件產品研發、通信技術服務、計算機信息技術研究和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主要與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等電信運營商,以及愛立信、諾基亞、西門子、華為、中興通訊等多家通信設備廠商開展合作。
招股說明書顯示,宜通世紀兩大客戶為中國移動和愛立信,來自這兩家的收入占其營收的比例一直保持極高狀態,而應收賬款的數字也從側面反映出宜通世紀在客戶關系中并不強勢,2008年至2011年上半年,前五大客戶應收賬款分別占應收賬款總額的81.59%、92.93%、93.09%和88.46%。
大客戶過度集中容易導致獨立性缺失,存在經營風險和持續盈利能力的隱憂。宜通世紀也表示,公司與電信運營商和通信設備商的合同多是一年或兩年一簽,若與中國移動、愛立信兩家中其中一家的合作出現變故,經營將受到嚴重影響。同時,如果這兩家的市場地位和經營狀況發生重大不利變化,也會對公司業務和業績產生較大影響。
而在其子公司深圳宜通上就體現過這樣的風險。招股書明書稱,深圳宜通被收購前主要通過宜通有限承接河北移動的基站代維業務,后來河北移動因業務調整而將基站代維業務統一交由愛立信承接,深圳宜通的業務逐漸萎縮,深圳宜通遂被注銷。
神州泰岳(300002)更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其當初靠飛信業務(和中國移動合作)高價發行上市,但現在飛信業務的續簽并不順利,公司業績和股價都出現大幅下滑。
增值稅稅負核算或違規
宜通世紀招股說明書財務報表附注的“主要稅收政策”部分披露到“小規模納稅人公司實行按照銷售額和征收率3%計繳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公司產品銷售收入按17%的稅率計算銷項稅,并按扣除當期允許抵扣的進項稅額后的差額繳納增值稅。”從這段信息披露路中不難看出,在宜通世紀合并范圍內的公司中,涉及到部分公司屬于“小規模納稅人”并按照銷售額的3%計征增值稅。但是問題在于宜通世紀下轄的6家子公司中,并不應當存在具備滿足“小規模納稅人”條件的公司。
因為根據增值稅征收相關規定,生產型企業只有滿足年營業額少于100萬元的才有資格被認定為“小規模納稅人”,但是宜通世紀下轄的6家子公司無一滿足這一條件(見表),其中2010年度營業收入最低的廣州諾信通信技術有限公司當年度發生金額也高達463.99萬元。因此,宜通世紀部分子公司仍然按照“小規模納稅人”的增值稅計征方式納稅,顯然涉嫌稅務違規。
業內人士指出,對于物料消耗類原材料占總成本比重較低的宜通世紀來說,保持“小規模納稅人”資質將能夠獲得更多的稅收優惠。因為如果將宜通世紀合并口徑下全部業務均作為“一般納稅人”來看待的話,其合并營業收入對應的增值稅實際稅負比將高達近14%,遠遠高于“小規模納稅人”對應的實際增值稅稅負3%的水平。
不過,不惜觸犯增值稅征收相關規定的舉動意味著未來公司可能面臨著更大的稅收風險。
廣東省國稅局有關人士引述《稅收減免管理辦法》稱,納稅人實際經營情況不符合減免稅規定條件的或采用欺騙手段獲取減免稅的,稅務機關按照稅收征管法有關規定予以處理,情節嚴重的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新快報記者欲就上述問題詢問董事會秘書李海霞,公司人士以李海霞正在出差為由拒絕了記者的采訪要求。
宜通世紀的經營數據
財務指標/時間 2011年上半年 2010 年 2009 年 2008 年
基本每股收益(元)0.43 0.74 0.49 0.39
每股現金流(元) -0.51 0.9 0.34 0.63
凈資產收益率(% )16.7 39.31 39.46 60.43
宜通世紀的部分下屬子公司收入情況
公司名稱 2010年營業收入(單位:萬元)
北京宜通華瑞科技有限公司 14185.29
廣州星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2868.07
廣州諾信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463.99
廣州瑞禾通訊技術有限公司 1001.00
上海瑞禾通訊技術有限公司 1671.95
廣州泓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643.59
推薦閱讀
在中國,全球手機采購心臟地帶華強北,正經歷著“蘋果”狂潮。華強北的Apple官方授權經銷商僅18家,但實際上,靠蘋果牟利的店鋪卻是這些數字總和的成千倍。而在北京中關村海龍及E世界兩家賣場內,八家正規經銷商店鋪>>>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通信服務商宜通世紀涉嫌稅務違規上市存隱憂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1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