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靳遠)按照摩爾定律,電腦芯片性能每隔18個月就會翻一番。摩爾定律在馳騁PC產業四十年之后,似乎又開始在手機上發威。在不久前舉辦的MWC2012大會上,不少廠商的四核手機產品紛紛亮相,也引起了不小的震動。同時也惹來了微軟、諾基亞等巨頭的批評。
在一些分析人士眼中,這樣的“核軍備競賽”來得有些早,手機電池技術尚未突破,功耗問題是一大致命弱點,在手機應用上,目前也無需四核來支撐。有專家也指出,過高的成本以及耗電量大等因素勢必會制約四核手機的普及速度。
智能手機的耗電量已經很大,而四核處理器的基礎上運行復雜應用將加速電量消耗。“電池目前還沒有突破性進展,大部分單核手機一般只用到1~2天,如果是四核,如果電池問題不解決,那么只用到半天。即使處理器成熟,但是電池上仍是全球性難題。”零點研究咨詢集團資深電信分析師曾韜表示。而且,現在用戶購買手機不僅注重性能,也更注重外觀,輕薄成為主旋律。這就產生了矛盾,廠商們如何把更大容量的電池、更低能耗的系統融入到纖薄機身中,這是個巨大挑戰。
對于這一問題,廠商也是想盡辦法,尤其是一些處理器廠商正致力于使功耗最小化,從而延長電池續航時間。不過,這一說法似乎并沒有得到業界的認可。高通產品管理總監SY Choudury認為,NVIDIA Tegra 3所謂的四核根本沒有意義。目前,絕對沒有一款智能手機程序能夠發揮四核處理器的全部性能。并稱,這個觀點同樣適用于筆記本和臺式機。
四核處理器耗電似乎已成為不爭的事實。In-Stat首席技術策略師吉姆·麥克格雷格指出,由于對4G網絡和高分辨率顯示屏的支持,智能手機的耗電量已經很大。在四核處理器的基礎上運行復雜應用將加速電量消耗。四核處理器雖然擁有比較成熟的電源管理技術,但其功耗仍然高于普通雙核處理器。就像樓道里沒有聲控功能的燈,在倡導節能環保的今天,四核也許是一種雞肋式的存在。
PC處理器已經跨進16核時代,但是絕大多數用戶使用的仍是雙核,因為他們覺得雙核電腦已經滿足了自己的需求,當然,如果16核電腦和雙核電腦一樣便宜那自然另當別論。自己的電腦還只是雙核,手機竟然都四核了,這到底有沒有用?是不是太奢侈了?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垃圾短信為何屢禁不止?運營商本該幫助用戶攔截,結果是,不少運營商卻成為這些短信群發公司的背后推手。此外,在我國個人信息保護法已經醞釀6年,但時至今日仍未正式進入立法程序。而目前世界上已有50多個國家和地區>>>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1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