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詐騙犯罪頻發的主要原因是電信部門對犯罪分子群發的詐騙短信未及時進行封堵,過濾。這是手機詐騙的源頭。”全國人大代表、廣州市公安局人事處處長陳偉才在昨日的分組討論時表示,作為國有企業的三家電信運營商有違見義勇為的道德風尚,有違應有的社會責任,是典型的取小利而忘大義,把顯然的詐騙短信不負責任地發給手機用戶,這是短信詐騙犯罪的關鍵環節。
“2011年,全國短信詐騙案件10萬多起。群眾損失40多億元。許多受害群眾辛辛苦苦幾十年的積蓄,被騙一空,有的群眾被騙后精神恍惚,痛不欲生。甚至跳樓自殺”。昨天下午陳偉才在小組發言時引發共鳴,有代表拿出手機讀自己收到的詐騙信息。“有一個代表的表弟被騙了1200多萬。”一個代表插話。
據陳偉才介紹,去年打掉的跨國團伙達590余人。
“跨國的都可以打掉,國內的更應沒有問題。公安部門有沒有提醒手機用戶如何避免上當。”坐在陳偉才隔壁的陳洪先代表問。
“春節前后,廣州公安發了900萬條提醒短信,到現才還欠著運營商18萬的短信費,關鍵是這些案子即便破了,財產損失也找不回來,預防更為關鍵。”陳偉才說。
“這是技術上有難題不能甄別詐騙信息,還是運營商不愿做?”廣州副市長王東好奇地問。
“技術上沒有問題。”陳偉才解惑。
“如果運用這一技術會不會造成運營公司對短信內容的審查,會不會更糟糕?”副省長劉昆問。
“有沒有可能不是去審查短信內容,而是通過一種技術手段(排除),比如一個號碼群發超過五千個就應該對其進行甄別,因為很少正常的短信有這么大的量。”王東說。
“我只能這樣跟你們說,有些用戶是收不到這些短信的,這就表明技術問題能解決,關鍵是背后的利益問題,我們的同事曾去找電信部門協商,他們回來說對方稱難在利益問題上。”陳偉才透露。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記者走訪西安手機市場發現,市面上最普通的10元貼膜成本僅需0.6元,在手機賣場被賣到338元的所謂“鉆石膜”成本價居然只有15元。手機貼膜的暴利令人咋舌。 給手機美容的時候,你可曾想過這一張薄薄的貼膜價值幾何?記>>>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人大代表狠批運營商:典型的取小利忘大義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1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