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信企業正在國際專利競技場上發揮越來越顯著的作用。
3月5日晚間,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公布,2011年全球《專利合作條約》(PCT)提交的國際專利申請比2010年增長了10.7%,是2005年以來的最高增速。中國申請量增加了33.4%,增速最高,并且與日本和美國占總增量的82%。
其中,中興通訊2011年提交了2826件申請,超過松下電器成為2011年排名第一的PCT專利申請人,華為以1831件申請量排名第三,夏普和博世分列第四和第五。據記者了解,中興的增幅超過50%,過去5年,中興的PCT申請排名分別為52、38、23、第二以及第一。
中國通信企業對中國專利申請量的增長,貢獻明顯。這并非第一次由中國企業位居PCT國際專利申請首位。2008年,華為曾首次問鼎,之后三年也分列第二、第四和第三位。根據WIPO的數據,愛立信、諾西、阿朗幾個老牌通信企業,2011年的專利申請量分別排名第10、40和50位。
“2008年之前,中興知識產權的著力點主要在中國,之后隨著國際市場收入的增加,我們對知識產權戰略進行了檢討和調整,注重整體布局的均衡性,以及從中國市場向全球市場的覆蓋。”昨天,中興通訊知識產權總監王海波接受《第一財經日報》獨家專訪時表示。
據他介紹,在中興近3000項PCT專利申請中,LTE/3G、云計算及物聯網、智能終端等新技術領域占比超過六成,目前,中興通訊國際專利申請累計近10000件,重點分布于歐美等發達國家及重要新興市場國家,其中,LTE基本專利數量已經占全球通信廠商的7%。
王海波介紹說,目前中興專利申請的重點,一是要注重技術本身的主流性,所有的主流專利都不可或缺,另一方面是要注重對新技術的把握,“盡管未來具有各種不確定性,但中興的專利布局要確保在任何情況下都能保證自己的安全”。
就在剛剛過去的2011年,愛立信還在歐洲市場起訴中興侵犯了其知識產權,并在意大利等法院提出了禁售申請。不過今年初,雙方宣布達成和解,據稱,中興自身知識產權的積累增加了中興談判的話語權。
相比在中國進行專利申請,在全球,特別是在海外市場申請和維護專利需要極大的成本。王海波說,申請全球化的知識產權需要雄厚的資金,這是個“有錢人的游戲”。
據他介紹,中興2011年在專利申請和維護上的成本投入就達到幾億元,相當于國內一個中大型企業的全部收入,而中興在專利申請上的預算和投入每年都呈兩位數增長。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最新的蘋果產品iPhone4S的引進大戰中,在聯通版iPhone4S率先銷售兩個月后,3月9日電信版iPhone4S也將正式投入銷售,這標志著聯通和電信之間正式iPhone4S的合約機大戰打響。兩家運營商究竟會以怎樣的非常手段來守住忠>>>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中國通信企業發揮作用 中興專利超松下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1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