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下屬機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周一表示,受中國和中等收入國家的拉動,去年全球專利申請量增長10%,達到18.19萬項,創歷史新高。
WIPO總干事弗朗西斯•蓋瑞(Francis Gurry)表示:“這表示,盡管去年形勢的不穩定影響了世界經濟,但全球的公司持續投入創新。”
WIPO的統計數字顯示,美國、日本和德國仍舊是全球專利申請的領軍人,占申請量總數的58%。但中國去年的申請量提升了33%,直逼美日德。
其中,中國電信設備的巨頭中興去年提交了2826項專利申請,超過日本松下公司的2463項,排名個人公司全球專利申請的榜首。
另一家中國信息科技制造商華為則憑借1831項專利申請名列第三。美國高通則從去年的第三位下跌到第六位。
全球專利申請地區性轉移
蓋瑞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中表示,去年,在WIPO監督的全球專利合作條約(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下進行的專利申請出現了和往年不同的情況,這表明大量的創新活動從北美和歐洲向亞洲轉移。
總體而言,2010年亞洲的申請數量占總數的39%,而北美則為28.3%,歐洲僅為13.9%。
2011年,美國的專利申請數量達到48596項,比2010增長8%,其中德國一個國家遞交了18568項專利申請,較之2010年增長5.7%。而隨著中國專利申請量的飛速增長,日本也較之前年增長了21%,達到38888項申請。
西歐其他地區的圖景則相對復雜,瑞士、法國和瑞典的專利申請較之2010年上升4.6%到7.3%不等,但荷蘭則下降14%,芬蘭和西班牙下降2.7%,而英國則僅下降1%。
蓋瑞認為,這些數據顯示越來越多的創新活動在中等收入國家中進行,例如俄羅斯去年專利申請提升了28%,巴西提升了17.2%,而印度則提升了11.2%。
湯森路透去年12月的一份報告表明,根據其Derwent全球專利索引數據,將國內專利申請考慮在內,中國已經成為2011年全球專利申請排名第一位的大國,超過美國和日本。
中國政府出臺政策刺激國內公司申請專利,大力推動汽車、醫藥和科技方面的創新。但法律專家同時表示,盡管專利申請的數量顯示了創新產品的數量,但這些數字并沒有標明這些創新產品的質量。
蓋瑞在新聞發布會也表示:“量化測量創新產品的質量存在困難。”
推薦閱讀
中國移動董事長王建宙透露,中國移動可能將采取入股的方式參與移動電視CMMB的發展,但只負責客戶管理和銷售。 出席兩會的中國移動董事長王建宙透露,中國移動可能將采取入股的方式參與移動電視CMMB的發展,但只負責客>>>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1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