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村泉)三年前,阿爾卡特朗訊(以下簡稱“阿朗”)CEO本-韋華恩(Ben Verwaayen)在上任伊始曾表示,要讓阿朗成為一個能盈利的正常公司。現在這個目標總算達到了。
財報顯示,阿朗在2011年的收入為156.96億歐元(約204億美元),利潤為利潤10.95 億歐元(約14億美元)。(2010年時虧損3.34億歐元),這是2006年阿爾卡特和朗訊合并以來的首次全年盈利。
但韋華恩也曾表示,阿朗未來能夠與競爭對手抗衡,運營利潤能夠增長兩三倍。在當前通信市場已經成為事實上的紅海市場以后,阿朗距離實現韋華恩的這一目標仍然較遠,且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在IT商業新聞網記者采訪時,有建議認為,阿朗需要拓展通信服務如代維、運營外包等相關的業務領域。
韋華恩能否實現阿朗運營利潤增長兩三倍的目標?
如果拿其它電信設備商的業績來看,就會發現阿朗雖已盈利,但與對手的差距不小。按2011年營收增速計,愛立信增長約12%,達332億美元;諾基亞西門子增長約11%,達140億歐元,但是去掉收購摩托羅拉設備部分的影響只有4%;阿朗的營收則下降了2.1%。路透社經過調研稱,華為去年的增長速度約為10%,達317億美元;而綜合多家券商預估,中興的增速約為25%,約135億美元。
除此之外,行業的實際情況決定了這些業績背后的多重困境:比如,愛立信的業績增長主要依靠其服務增長和收購;諾西的增長也主要依靠的是服務拉動,但是其運營虧損依然高達3億歐元;而阿朗通過出售Genesys業務的3.38億歐元、在美國LTE市場上的大豐收以及內部削減成本,才實現了6年來的首次盈利。
據媒體報道,即使是華為和中興通訊兩家國內企業在電信設備領域也已不再出現高增長。華為去年的設備增長速度接近于零,主要依靠終端大幅增長和企業網拉動;中興通訊的設備相關增速預計在10%-15%之間,其它增幅也主要靠手機拉動。它們都是依靠拓展新市場求增長,在電信設備市場中,除了中興因規模較小潛力仍在之外,其它幾家幾乎陷入零和游戲。
市場研究機構普遍認為,這將導致大型電信運營商在今年削減對無線網絡的投資,全球經濟充滿不確定性。整個行業大環境如此,注定阿朗的復興之路將充滿坎坷。華爾街一些分析師指出,雖然阿朗暫時交出了不錯的成績,但是他們還遠未走出困境。
這也表現在阿朗起伏不定的股價上。該公司股價曾在去年1月至5月累計上漲近100%,一度讓投資者增添了對阿朗的信心。不過,在接下來的7個月,阿朗股價又下跌了75%。韋華恩對此說:“我們的股價波動太大。我認為這表明市場對我們的業績表現得過于敏感”。而令投資者擔心的是,阿朗在設備投資和保持業務運營方面投入過大,同時回款又嚴重滯后。自合并以后,阿朗就一直被大舉燒錢帶來的問題所困擾。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有網友報料稱,中國電信的iPhone4S宣傳廣告片也已出爐,在一些電視臺已能看到,這意味著中國電信開始啟動iPhone4S品牌戰。上周末,有細心的網友稱在央視、湖南衛視等多家電視臺看到了CDMA版iPhone4S的廣告,其中既有>>>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阿朗扭虧為盈藏隱患 觸碰天花板需尋新市場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1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