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率越來越快,價格越來越低,這是廣大寬帶用戶迫切的要求,也是我國政府和電信企業努力的目標。不少用戶認為:“網絡就在那里,電信企業只要按個開關不就升級了嗎?”事實并非如此。寬帶網絡的提速與升級絕非一朝一夕之功。從技術角度看,全球新一輪的寬帶提速,是從“銅線寬帶”到“光纖寬帶”的一次飛躍,傳輸介質將徹底改變。而光纖通達千家萬戶,是一項浩大的工程。
技術上的落后決定了我國與發達國家寬帶整體水平的差距。
當前,我國固定寬帶接入主要采用以ADSL為代表的銅線寬帶技術,可提供512k起步的帶寬,2M以上就面臨一定難度。而韓日等寬帶發達國家主要采用以FTTH(光纖到戶)為主的寬帶技術,很容易升級到10M甚至100M。目前,我國“光纖到戶”的普及率不到3%,而韓國和日本的“光纖到戶”普及率已經接近60%,而且還在迅速發展。
顯然,繼續將銅線寬帶作為主要部署方式,很難實現寬帶提速與降價。要獲得寬帶用戶普遍滿意的高速率,盡管涉及很多環節,受制于很多因素,但從根本上講,取決于光纖離用戶有多遠。在寬帶接入的“最后一公里”,基于銅線的寬帶技術提速已經遭遇“天花板”。ADSL的速率提升受限于傳輸距離,其上限與光纖接入無法相提并論。而且在光纖與銅線混合的網絡中,越高的帶寬意味著越多的端局、越復雜的網絡結構。通過這樣“修修補補”的方式實現提速,不僅工程復雜,而且性價比低,許多地方的電信企業10年都很難收回投資。寬帶提速面臨巨大障礙。
要掃清障礙只有一個方法——“退銅進光”,推動技術換代,打破“技術天花板”。
全光網絡的部署將帶來帶寬跨越式的提升,通過FTTH核心技術PON的不斷升級,在光接入網的節點上可以輕松提供1G、2.5G甚至數十G的帶寬,每個用戶的接入速率也相應快速提高。在此基礎上,寬帶接入服務的單位售價將大幅下降。國際電信聯盟在《衡量信息社會2011》報告中就指出:“寬帶服務速率越高其單價相對越低。”2009年,上海電信啟動“城市光網建設”,到2011年年末,其光纖用戶數已超過130萬戶,其間進行了多次免費提速,目前上海電信10M、20M主流寬帶套餐的價格均為國內最低。
“退銅進光”是技術的更新換代,是寬帶接入網絡的一次徹底變革。為了推動“光纖到戶”的商用與普及,電信企業必須對寬帶網絡、運營和維護系統進行整體升級。這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
網絡要升級,進行全光改造意味著光纖要進入所有新建的小區,并將原本鋪設在舊小區的銅線進行替換;運營要升級,寬帶提速后,電信企業必須將用戶的套餐和資費等信息進行更新,由于數據業務的增多,電信企業還要更好地了解用戶需求,提供差異化的服務,并對計費系統進行調整;維護要升級,由于光纖光纜的增多,依靠傳統的人工方式管理資源效率低、錯誤率高,因此電信企業需要引入電子標簽等智能手段對光網絡進行管理。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在此次涉及腐敗案的中國移動高層管理人員中,數據部屬于“重災區”。與數據部有關的高管包括四川移動數據部原總經理李向東、中國移動數據部原副總經理馬力以及數據部原部長、卓望控股CEO葉兵等。“我們內部針對數據業>>>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1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