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將《一言難盡:鐵路配件的那點事》發到網上后,反響強烈。不過我沒空對網友的回復一一作答。我一直在等著《新世紀》周刊的答復。但令人遺憾的是,幾乎在我看到該周刊回復的同時,有關部門也找到了我,非常委婉地希望我就此打住。這讓我感覺非常悲涼,當然我知道有許多領導一直在明里暗里保護我這個著名的異見人士,但大環境如此,我承他們情的同時,也要為人家多考慮考慮,不能讓人家太為難。但是,《新世紀》的回復讓我笑噴了,這樣送上門來的臉不打白不打,況且咱不回應,人家還以為咱理屈辭窮了呢。所以我經過考慮,決定寫一個給該周刊的回復,此后如無特殊情況,將不再回應。
《新世紀》周刊的回復,可謂是硬傷遍地。它通篇都充斥著“我聽說”,“我還是第一次聽說”諸如此類的字眼,看人看著不禁搖頭。
就拿該周刊自以為找到的重磅炸彈來說吧,言之鑿鑿地說這是從南車搞來的,是兩次降價后的價位。可是,該周刊卻未能提供所謂的內部爆料人士的身份信息,讓人無從核實,天知道是不是編造出來的?而我之所以在上一篇里寫到該周刊的數據全是錯的,依據就是我從動車運用所拿到的產品價格明細表。有過商業經驗的人士都知道,上游企業出具的價目表并不一定和實際交易價格一致。不同的情況下打不同的折扣,這在企業界是非常普遍的現象。而動車運用所作為直接的,最終的用戶,他們的價目表是用來最后結帳報銷費用的。正常情況下,只有把這個最終價目往上調,以達到多報銷成本目的的可能性,而沒有故障壓低實際價目,少向上級報銷,自己想辦法貼錢的邏輯吧?可是,我是一個人在戰斗,一個人面對精英、公知、帶路黨的戰斗,我沒有得到任何官方的授權和支持。雖然許多網友認為這種數據不應成為絕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在沒有任何一級組織授權的情況下把實際數據說出來,很有可能被企圖整我的人揪住把柄。這就是目前我的苦衷和困境,希望廣大網友能理解。
雖然我不能報出實際的精確的數據,但我仍在可能的范圍內提供了一些大致的數據。可該周刊卻說“第一次聽說”,合著只有你聽過的才是事實?那么我在上篇已經提供了一個線索,那就是車頭那塊曲面玻璃在國產化后價格從十幾萬降到了兩萬多。你以前沒聽說過,但現在我說了,你也應該聽到了,敢去核實一下嗎?說什么業內人士估計國產化后降幅不超過百分之十。能告訴我是哪位業內人士嗎?請公布姓名,單位和職務。而我,“忘情”,我的身份早就是公開透明的,我幾乎就是實名在發貼,我為我講過的話負責。不知道給貴周刊曝料的所謂業內人士可有這種勇氣?如果該業內人士真實存在的話。
雖然沒有辦法公布實際數據,但該周刊不是喜歡調查嗎?喜歡比較嗎?那么請作如下調查:同樣的車型,同樣的配件,小鬼子賣給南棒子和臺巴子的價位是多少?初期賣給我們的價位是多少?國產化后的價格又是多少?該周刊在文章末尾不是拉上了航空嗎?好,同樣功能的產品,請比較一下航空從洋鬼子手里進貨的價位是多少?有比較才有鑒別,到底誰黑一比便知。 上一頁1 234 下一頁
推薦閱讀
中消協近日發布了2011年全國受理投訴情況分析,移動電話和電信投訴量位居第二、第三位,僅次于服裝鞋帽類產品。 中消協近日發布了2011年全國受理投訴情況分析,移動電話和電信投訴量位居第二、第三位,僅次于服裝鞋帽>>>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評論:新世紀周刊的《奢侈動車》讓我笑噴了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1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