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徐上峰)谷歌收購摩托羅拉移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它用了十年成為一家全球頂級的科技公司,但蘋果卻是擺在它面前不可翻越的高山。尤其是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的競爭,谷歌明顯處于被動。谷歌此次成功收購,意味著它成為一家與蘋果一樣"軟硬兼備"的廠商,將對全球科技產業格局產生重要影響,其與蘋果、微軟的叫板籌碼也會增加。
深圳的一家手機廠商的副總裁對本刊記者表示,谷歌受益的不僅是移動終端市場的布局,除了手機業務外,摩托羅拉移動還在機頂盒、平板電腦等領域擁有較強的實力,谷歌將會撒下一張更大的網,這也是它敢于動用125億美元巨資收購的原因所在。
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業界擔心,谷歌收購摩托羅拉移動后,很難保證不偏向自己的"骨肉",其開放性也受到猜疑。
針對業界的猜測,谷歌一再表示外界的擔憂是多余的,谷歌不會存在偏袒心理。不過,它近日也對外表示,"收購獲得批準后將以公平而合理的條款來授權其他公司來使用摩托羅拉移動的專利,在致規定標準的各機構信中,谷歌承諾向其他公司收取專利授權費會有上限,這個上限是每臺手機凈售價的2.25%。"但谷歌表示,如果其他公司侵犯專利權,谷歌將會進行起訴。
不過,在谷歌的收購獲批當日,美國司法部同時批準了一個以蘋果為首的財團收購北電網絡專利的協議。去年7月,蘋果、微軟、愛立信、索尼、RIM和EMC等組成的財團,以45億美元收購了北電的6000項專利。
谷歌在收購北電專利失敗不久后,轉向收購摩托羅拉移動。有人認為,谷歌即便通過收購獲得了不少專利,手中的彈藥變得充實,這將增強在智能手機專利戰的自信心,但他在核心專利方面仍落后蘋果與微軟。
《福布斯》撰文指出,谷歌主要看中其1.7萬件移動方面的專利組合,以此來與日益的蘋果抗衡,以致于雙方都有足夠的武器去摧毀對方,迫使蘋果不敢不敢隨便使用專利。
在《福布斯》看來,專利沖突最好還是相對溫和地協議解決,大家瘋狂花費巨資在法庭上爭上數年,還不如實實在在地發明新科技,制造新產品,而不是制造戰爭。
推薦閱讀
2011年中國移動數據業務保持了快速的增長,這些快速增長的數據業務將耗盡已分配的頻譜資源,工信部電信研究院標準所副所長王志勤表示:“如不新分配頻段,中國將在2015年出現420MHz的頻譜缺口”。 2012世界無線電通信>>>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谷歌開放性受質疑 廠商擔心其偏心MOTO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1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