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利比亞局勢變動而暫時退出該國的中資企業,全面重返利比亞的時間尚難以確定。昨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在例行發布會上透露,雙方仍需要就人員安全、損失賠償等一系列具體問題作進一步溝通。
今年2月初,商務部組織工作組赴利比亞訪問,就保全我在利比亞資產和參與戰后重建與利方交換意見,同時實地考察和了解項目受損情況。沈丹陽昨日表示,利方歡迎中國重返利比亞市場,也歡迎中國企業幫助利比亞開展戰后重建,但目前中方還難以估計中國公司全面重返和復工的時間。
去年2月,利比亞爆發內戰,在利比亞的中國企業由于人員撤離、固定資產遭到破壞等,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失。據悉,中國企業在利承接的基本上是住房、鐵路、電信等民生項目。在去年3月下旬的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發言人姚堅曾透露,中國在利比亞承包的大型項目一共有50個,涉及合同金額188億美元(約1200億元人民幣)。在大部分中資企業人員撤出利比亞之后,商務部已經會同相關部門著手評估中資企業在利比亞的損失,妥善處理相關的后續事項。相關專家估計,中資企業在利比亞的損失主要有固定資產、原材料等;難以追回的工程墊付款;撤離人員安置費用;預計200億美元資金在利比亞“打水漂”。當時,中國中冶、中國建筑等四大上市央企則發布公告稱,累計停工的合同金額達到410.35億元。
不過,昨日沈丹陽未確認中資企業在利比亞損失的具體金額,只表示由于雙方仍需就人員安全、損失、賠償、工程款支付、銀行賬戶解凍、簽證的頒發、貨物通關等一系列具體問題作進一步溝通。
據悉,華為和中興公司一直沒有離開利比亞,中建總公司、中交集團、中國電力建設集團、中國葛洲壩集團、北京建工集團等多家公司最近也已經派人到利比亞就項目的遺留問題和復工等事宜和利方業主展開磋商。
除利比亞市場外,近來中國企業在境外頻繁遭遇劫持事故,為此,商務部發布了《境外中資企業機構和人員安全管理指南》。沈丹陽表示,該指南重點關注企業海外經營的社會公共安全風險,兼顧經營風險。他還表示,不能因為發生意外事件就盲目悲觀,更不應該因噎廢食。
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年底,境外企業已經有18000多家,在外人員約120萬人,資產總量超過1.5萬億美元。沈丹陽稱,最近發生的利比亞事件和在蘇丹、埃及中方員工遭劫持等事件,嚴重威脅到我境外企業和人員的安全。《境外中資企業機構和人員安全管理指南》的發布,就是為了指導企業建立科學的境外安全風險管理體系,加強事前管理,有效規避和控制風險。據悉,下一步商務部將在全國范圍內,就境外安全管理進行培訓。
推薦閱讀
Google、蘋果、微軟等企業在各自的移動操作系統中加入了“刪除開關(killswitch)”技術,可以遠程刪除用戶設備中的惡意內容。但這也引起了關于隱私保護和設備控制方面的擔憂。以下是文章詳細內容: 芬蘭應用開發者詹恩>>>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中企重返利比亞時間難確定 華為中興未離開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2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