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再延遲后,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2月14日在其網站發布了《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期為2011-2015年。
《規劃》指出,到2015年,中國要在核心技術研發與產業化、關鍵標準研究與制定、產業鏈條建立與完善、重大應用示范與推廣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初步形成創新驅動、應用牽引、協同發展、安全可控的物聯網發展格局。
《規劃》還提到,力爭到十二五末,初步完成產業體系構建,形成較為完善的物聯網產業鏈,培育和發展10個產業聚集區、100家以上骨干企業、一批“專、精、特、新”的中小企業,建設一批覆蓋面廣、支撐力強的公共服務平臺,初步形成門類齊全、布局合理、結構優化的物聯網產業體系。
未提十二五末產值目標
《規劃》稱,中國物聯網發展與全球同處于起步階段,初步具備了一定的技術、產業和應用基礎。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2010年物聯網市場規模近2000億元;技術研發和標準研制取得突破:芯片、通信協議、網絡管理、協同處理、智能計算等領域開展了多年技術攻關,已取得許多成果。
物聯網在安防、電力、交通、物流、醫療、環保等領域已經得到應用,且應用模式正日趨成熟。如在安防領域,視頻監控、周界防入侵等應用已取得良好效果;在電力行業,遠程抄表、輸變電監測等應用正在逐步拓展。此外,物聯網在環境監測、市政設施監控、樓宇節能、食品藥品溯源等方面也開展了廣泛的應用。
但《規劃》也指出,中國物聯網發展還存在一系列瓶頸和制約因素,主要表現在:核心技術和高端產品與國外差距較大,高端綜合集成服務能力不強,缺乏骨干龍頭企業,應用水平較低,且規模化應用少,信息安全方面存在隱患等。
不過,作為一份物聯網的十二五規劃,該規劃罕見地沒有對物聯網產業的發展目標提出具體要求。
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秘書長張建寧昨日表示,這是整個國內尤其是以主管部門對物聯網產業發展階段的定性,但沒有產業規模的數值。 上一頁1 2345 下一頁
推薦閱讀
“2012年ICT深度觀察大型報告會暨中國通信產業十大>>>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2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