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政府要求,今年6月起,在當地市場銷售的手機、平板電腦等產品的外包裝上,須注電子輻射強度等級,使消費者無需測量就可以知道輻射的真實傷害值。而記者走訪國內的賣場后發現,手機輻射值未在外包裝上做明確標示,只在說明書中有提及,且都為技術術語,令消費者云里霧里。
我國在2008年8月1日出臺《移動電話電磁輻射局部暴露限制》的強制性標準,要求手機出廠前輻射比吸收率(SAR)必須為2.0瓦特/千克以下,且需要在手機說明書中標注。所謂SAR值,指的是輻射被頭部的軟組織吸收的比率,SAR值越低,輻射被腦部吸收的量越少。
記者在ZTE-U V880手機的說明書中看到,該產品SAR值為1.117W/kg,符合國家標準。此外,三星Galaxy Note(港行)的說明書中標示:SAR US 0.16 W/kg (head) 0.96 W/kg (body)/SAR EU 0.34 W/kg (head),也僅分別針對美國和歐盟標準列舉了數值,而我國是怎樣的標準,卻無從得知。
此外,在手機賣場里,消費者難以在付款前查看到產品說明書,而詢問導購產品輻射值時,得到的回答也僅僅是“放心吧,肯定是符合國家標準的。”在徐家匯國美電器,記者發現導購對于輻射這一問題并不在意,一名消費者在詢問了三星I9100的相關信息后便下了單,“其實輻射肯定是有的,使用的時候稍微注意點就行,沒必要對數值太在意。”
上海環保局輻射監督站的朱重德告訴記者,手機輻射都是在電話接通時的瞬間值,那時輻射較高,他表示正常使用下,消費者無需擔心輻射,“如果是長時間打電話,還是建議用耳機。”此外,他還提醒,周圍環境信號不好時,最好不要打電話,“那時輻射肯定更高”。
推薦閱讀
宏達電在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一告蘋果的終審,預計在美東時間周五(17日)公布。2010年5月,宏達電發起反擊蘋果的專利攻勢,首度在ITC對蘋果提出侵權告訴,認為蘋果侵犯宏達電包括電源管理在內等四項專利。 據>>>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國內手機輻射值未做明確標示 消費者犯暈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2124.html